神经麻痹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运动神经元各部位病变时瘫痪的特点 [复制链接]

1#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它的早期症状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大小鱼际肌肉萎缩,行动不便,呼吸困难,就算是进食和饮水的时候,也会被呛到。而且痰液无法咳出来。发展到后期,上肢肌肉及肩胛肌肉会萎缩,言语不清,不能正常咽东西。

上运动神经元各部位病变时瘫痪的特点为/p>

1.内囊型:内囊是感觉、运动等传导束的集中地,损伤时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

2.皮质型:因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故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称单瘫。可见于肿瘤压迫、动脉皮质支梗死等。

3.脊髓型:脊髓横贯性损害时,因双侧锥体束受损而出现双侧肢体的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多见于脊髓炎、外伤或肿瘤产生的脊髓压迫症等。

4.脑干型: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多见于脑干肿瘤和(或)脑干血管闭塞。

运动神经元病会随着时间不断加重,而且病情症状呈现多元化,属于难治性疾病,在中医里也属于疑难症;运动神经元早期症状一般不会太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这种过程一般在几个月到两三年,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情发展变化也有所不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运动神经元病人甚至会面临瘫痪,由此可见,运动神经元需要针对性用药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