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我中心麻风病防治专家麻风病尚未走 [复制链接]

1#

近日,新华日报e健康版整版刊登了我们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国家麻风病防治专家张连华主任医师讲述关于麻风病的内容——《麻风病尚未走远,提醒您切莫麻痹》。

Jscdcwx

本期受访专家简介

张连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工党党员。

他长期从事麻风防治工作,致力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临床诊断、残疾预防以及科研与防治知识的普及,为江苏乃至全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受聘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疾控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麻风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获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两项。

年荣获国家麻风防治最高奖“马海德奖”,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生荣誉称号。

Jscdcwx

现将新华日报整版内容整理如下,正好也给各位做一次麻风的科普:

《麻风病尚未走远,提醒您切莫麻痹》

(图为张连华大夫在沭阳为新发病例进行组织液涂片查菌检查)

Doctor益如是说:

麻风病,一个古老而又可怕的传染病,患者轻则损毁容貌,重则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如果发现病人数增多还可能引起社会恐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医疗技术进步,许多人以为,麻风病在江苏这样发达地区已经消失了,其实不然,我省每年仍有一些新患者出现。如何发现早期麻风病患者?麻风病有药可治吗?本期健康话题,邀请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张连华给大家讲解麻风病的防治知识。

“提起麻风病,大家的第一感觉是‘恐怖’,紧接着会有一个疑问——怎么,现在还有这病啊?其实麻风病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消失,即使在我省,目前每年都有少量新发和复发的病例出现。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疾病的面纱!”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有多年历史,主要侵犯人的周围神经、皮肤和黏膜。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该病归为丙类传染病。

张连华说,麻风病是由一种叫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菌)引起的皮肤、神经病变。挪威学者汉森在年首次发现麻风菌,比发现结核菌还早9年,麻风菌和结核菌是分枝杆菌家族中一对难兄难弟,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过严重的影响。

麻风菌是目前已知的分枝杆菌中唯一能感染人和动物神经的菌株,该菌至今仍不能在体外培养,且活力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或在60℃,10~30分钟即完全失去活力。张连华说,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对麻风病的病因认识不清,加之宗教、文化作品的不正确宣传,加深了人们对该病的误解和恐惧心理。

麻风病传染源是什么

一般认为,未经治疗且体内感染较多麻风菌的患者是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张连华说,虽有学者报告在西非的黑猩猩、黑长尾猴以及北美的野生犰狳中发现麻风菌,也有学者报告患麻风病的动物可将该病传给人。但世界上许多麻风病高流行区并无上述动物,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该病仍然是一个主要限于人类的传染病。

那么麻风病如何传播的?张连华说,传统的观点认为,麻风病是通过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但研究发现在麻风病患者完整的皮肤上很难发现麻风菌,且正常人完整的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皮肤接触传播的观点依据并不充分。现代科学证实,与结核病一样,呼吸道的飞沫吸入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且越来越成为主流的观点。

麻风病传染性不强。张连华说,过去群众对麻风病一直存在误解,认为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以致于老百姓“谈麻色变”。其实不然,一个疾病的传染性强弱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

麻风菌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易感,因此其传染性甚至可用较弱来描述。体内细菌较多的麻风病人一般经正规治疗一周后失去传染性,体内查不到细菌的麻风病患者基本无传染性,治愈者无传染性。

麻风病为何是慢性传染病

(图为张连华大夫在西藏现场为藏民体检)

麻风病、结核病和梅毒被称为世界上三大慢性传染病。张连华说,在适宜的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分裂一次仅需时20~30分钟,而麻风菌可称得上是微生物界的“蜗牛”,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非常慢,繁殖一代需要11~13天。从感染麻风菌至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麻风病的这一过程较为漫长,一般为2-5年,长者可达10余年。

感染了麻风菌也不一定会发病。95%的人对麻风菌有自然免疫力,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可杀灭和清除之而不发病。但极少数人对麻风菌免疫力存在缺陷,使得该菌在机体内繁殖到一定数量,产生症状而发病。

张连华说,机体感染麻风菌和随后产生的症状是构成麻风病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感染麻风菌是前提。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麻风病人携带易感基因,而该易感基因发挥的作用,一是决定机体感染麻风菌后是否发病,二是决定发病后的症状的轻重。绝大多数人都不携带麻风病易感基因,因此即使是感染了麻风菌也不发病。

张连华说,麻风病致残、致畸,不仅造成患者外观变形难看,而且致其劳动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对外交往能力,“因病致残、因残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现象在麻风病人的身上体现尤为突出。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麻风病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成为人类致残的一大原因。公众为此对麻风病存在着强烈的恐惧和歧视,患者遭受排斥、隔离甚至迫害,使这一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一直成为全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