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周围性面瘫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口喎”范畴,常表现为单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并伴随不同程度的额纹、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01
分期治疗各有侧重
急性期:为发病15天内,此期为面神经急性水肿期,予少量针刺泻法能加强患侧面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神经炎性和水肿程度,改善缺血状态,起到延缓并抑制疾病进展的作用;
恢复期:为发病16天~2月,此期选穴数量及刺激量可适当增加,常取患侧面部肌肉瘫痪严重部位的穴位;
后遗症期:发病2月以上,治疗时应尤其注重预防及纠正面瘫倒错现象出现:病侧鼻唇沟加深,患侧肌肉挛缩,口角被拉向病侧。
02
综合疗法施治
1颊黏膜点刺改善唇周功能
患者头稍后仰,嘱患者张口,碘伏常规消毒患侧颊黏膜,在齿颊黏膜找到与颊车、口禾髎、地仓相对的部位,用针灸针点刺,稍稍出血即可。
2眼睑针治疗眼睑闭合不全
观察患者眼睑闭合情况,各取患侧上、下眼睑肌肉弛缓部位,碘伏常规消毒后,左手提捏上、下眼睑,用0.3mm×25mm细毫针刺入皮肤1~2分,松开刺手,此时针灸针因重力作用悬挂于眼睑皮肤上,不施手法,留针30分钟。
3腕骨穴改善溢泪症
针尖透向劳宫,直刺1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以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为佳。
03
妙用腹针理论
陆瑾教授常用腹针治疗面瘫,选取患侧滑肉门、双侧阴都、商曲、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周围性面瘫多属阳明经筋证,根据循经取穴法,可取足阳明胃经在腹部上的穴位滑肉门调节胃经气血进而促进面部气血调畅;阴都穴对应腹针全息影像的头面部区域,商曲对应颈项部,针刺能有效改善头面部和颈项部气血虚滞;中脘对应口部且为胃经之募穴,“引气归元”具有理中焦、调升降、培肾固本、补益肝肾的作用,四穴起到“以后天养先天”之效,正气得补,气血得运,疾病得消。
04
神灯加电热灸
增强温热效应
陆瑾教授常用腹针治疗面瘫,选取患侧滑肉门、双侧阴都、商曲、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周围性面瘫多属阳明经筋证,根据循经取穴法,可取足阳明胃经在腹部上的穴位滑肉门调节胃经气血进而促进面部气血调畅;阴都穴对应腹针全息影像的头面部区域,商曲对应颈项部,针刺能有效改善头面部和颈项部气血虚滞;中脘对应口部且为胃经之募穴,“引气归元”具有理中焦、调升降、培肾固本、补益肝肾的作用,四穴起到“以后天养先天”之效,正气得补,气血得运,疾病得消。
05
注重患者身心调适
一些患者担心面瘫遗留后遗症,日久会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基于此,陆瑾教授十分重视患者身心的调适,耐心向患者解释该病病因、治疗方法及病程,嘱咐患者重视改善睡眠质量、避免寒冷刺激,减少讲话和用眼频率,避免表情肌因疲劳影响功能恢复。经过合理的身心调适,患者往往都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治疗,减轻了抑郁、焦虑情绪,这实则为迈出治愈疾病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1]瞿永生.周围性面瘫分期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8(19)/p>
[2]唐永.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机选择及分期取穴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1(4):62
[3]梅国胜.刺络放血疗法临床运用体会[J].四川中医,,19(7):67~68
[4]武红艳,熊芳丽.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61例不同时期面瘫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34(1):~[
[5]张海江,向年虎,黄绍权,等.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3(5):~
[6]吕伯实,刘振兴,李克赞,等.面神经麻痹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1(3):~
[7]郭蕴萍,石学敏.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浅谈[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4(4~
[8]陆瑾.浅谈腕骨穴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功效—附40例临床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15(756~57
[9]董嘉怡,余焯燊.薄氏腹针配合挂针疗法治疗面瘫66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42(22)71~72,6
[10]吴振英,刘旭龙,洪文学,等.面瘫健患侧穴位温度不对称性与面瘫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针灸,,30(11)~
[11]张栋,高惠合,温宝珠,等.面瘫与面部温度对称性关系的热像图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4(3):~,
[12]韩晶,王昀,孙远征.电子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1(1):40~41
[14]何一红.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7(11):94~95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