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陶希东韧性城市内涵认知国际经验与中国策
TUhjnbcbe - 2024/6/7 20:50:0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及近年来全球各大城市接连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使得创建韧性城市成为全球各大城市促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共同战略。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0%,是未来全球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提出了“韧性城市”的建设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认为,不同学科对韧性内涵的界定不尽相同,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综合行动。西方国家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积累了组织创新、城市规划、设施布局、制度建设、技术应用、应急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我国推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选择可以是软硬兼施,注重设施韧性、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建设,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

路径与策略有哪些?

1、树立韧性,形成适应城市复杂巨系统特点的动态风险综合防范意识。我们建设韧性城市的首要工作应该是无论规划、建设还是管理,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认识并理解城市韧性的真正内涵,并切实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形成符合韧性特点和要求的综合风险治理意识。

2、软硬兼顾、刚柔并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或结构韧性。城市功能或结构韧性可以分为技术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政府韧性等几个方面,既包括城市应对灾难风险的硬件设施体系建设,也包括优化决策、提升动员、增加社会交流互动等软件系统建设,为各类灾害和不确定性风险的沉着应对,提供不同系统的最强功能及相互支持体系,这是我国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路径和战略选择。

3、注重全周期治理,提升城市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韧性。过程韧性是针对危机或不确定性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进程而言的韧性界定,分别对应“维持力”、“恢复力”和“转型力”。韧性城市建设重点要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全周期采取应对措施,螺旋式提升城市应对灾难风险的韧性能力。

更多精彩观点

01

韧性与韧性城市的缘起及演进

韧性的英文单词为“resilence”,通常翻译为“弹性”“复原力”等,在不同学科领域,韧性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解释,是一个具有足够可塑性的多元概念。其最早来自于物理学领域描述材料对外部冲击力的吸收能力,采用“保持平衡的能力”来定义,这也是20世纪下半叶之前定义韧性概念的主导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概念开始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向“城市韧性”拓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韧性概念首先在工程领域得到使用,形成“工程韧性”。“工程韧性”是指某个线性系统或者个体在压力下保持功能并返回原功能的能力,强调通过增强物理基础设施的抵抗力和坚固性来最小化灾害的易损性。20世纪60至70年代以来,韧性概念开始被一些生态学家采用,其中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围绕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特点提出了“生态韧性”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体系,主要指当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干扰而远离原有平衡状态时的自身重组能力、适应恢复到稳定状态的速度和能力。20世纪90年代起,韧性概念开始向人类学、灾害学、经济学、社会学、城乡规划等社会科学领域过渡,并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发展,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正是在这种演变背景下,自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和多发的城市自然灾害,年,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首次提出“城市韧性”(urbanresilience)议题,并将其引入城市与防灾研究,旨在增强城市系统对气候变化和灾难风险的综合应对能力。这一概念一经产生,就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防灾减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韧性联盟等国际社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热烈响应,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截至目前,城市韧性抑或韧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治理研究的一个前沿焦点议题,也成为全球各大城市防范风险的战略路径和政策工具。

02

韧性城市的研究简述与内涵新知

国内外韧性城市理论成果总体呈现“尚未达成统一界定”“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希东韧性城市内涵认知国际经验与中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