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光大证券贺根刘凯黄筱茜)
1、充电桩:多因素催生行业需求,国内海外市场两点开花
充电桩包括交流桩和直流桩,两种模式应用场景和充电方式不同。
交流充电桩又称为“慢充”装置,通过与交流电网链接实现电力输出,由车内的车载充电机OBC实现对交流电的变压整流。
直流充电桩又称为“快充”装置,通过桩内的AC/DC充电模块实现变压整流,经过滤波后由DC/DC变换器输出直流电,可以直接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充电。
1.1、我国市场:充电桩需求旺盛,政策加码设备建设
1.1.1、电动车快速渗透带动充电桩需求,政策端持续落实建设
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
我国汽车消费仍具备较强韧性,根据乘联会数据,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万辆,在全球销量中占33%,位居世界第一。在各方政策推动和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下,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增长。
年1-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为.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额为.7万辆。
其中年10月,我国乘用车产量、零售量、批发量分别为71.9、55.6、67.6万辆,同比增长92.3%、75.2%和85.8%,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分别为30.2%和30.9%,同比增长11.7pct和12.5pct。
新能源汽车需求高增长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扩张,公用充电桩、共享私桩和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均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年10月单月新增公用充电桩4.4万台,同比增长58.1%;截止至年10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0万台,其中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的保有量排名前五,分别为35.6、12.1、11.7、11.7和10.8万台。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年10月,我国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为.8万台,共享私桩数量为7.53万台。受益于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公用充电桩、共享私桩和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均持续扩张。
交直流桩双线并行,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头部企业市占率较高。
由于交流桩和直流桩适用的应用场景不同,我国交流桩和直流桩数量均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中国充电联盟年10月数据,我国交流桩数量为96.06万台,直流桩数量为70.61万台,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头部运营商市占率较高,国家电网等国有基建企业亦加快相关布局。
多地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建设,相关补贴出台。
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的通知》(国办发〔〕39号),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瓶颈,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全国各省市积极推出相关政策,对于到年的充电桩建设作出了具体规划。
在充电桩补贴方面,大连、昆明、哈尔滨、常州、上海等多地也出台了充电桩相关补贴政策,推动充电桩与新能源车协调发展。
车桩增量比基本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从桩端数据看,年1-10月,我国充电桩基础设施增量为.1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公用充电桩增量为53.3万台,同比增长.0%,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8万台,同比增长.4%。
从车端数据看,年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0万辆,同比增长.4%。按照年1-10月的增量数据,车桩增量比为2.5:1,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能基本满足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需求。
1.1.2、三大业务模式共塑产业形态
充电桩产业融合度较高,产业链由供应端、运营端和支持端三部分组成。
供应端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枪、滤波装置、断路器等设备制造商和电网等电力供应商;运营端主要承担充电桩安装、调试、运营维护、充电平台管理等功能,包括运营商、新能源车企和第三方充电平台等;支持端包括找桩地图导航、支付等充电信息的聚合服务平台。
运营商主导是现阶段充电桩行业的主要运营模式之一。
由于充电桩行业发展较晚,收取服务费仍是当前的主要盈利来源。公用桩的盈利能力由单桩利用率和充电服务费率两方面构成,而由于用户端对于电费较为敏感,以充电桩为车联网入口,智能化布局充电桩,以及探索桩体广告、会员费、SaaS平台等增值服务有望提升充电桩整体商业价值。
车企主要模式和第三方平台主要模式逐渐兴起,共同塑造当前充电桩行业业态。
蔚来、特斯拉等车企采用自建充电桩的模式,通过打造闭环生态,拉动新能源汽车销售需求,延伸产业链价值;威马等车企通过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运营商合作的方式,扩大数据互联互通,解决建桩成本和车主服务之间的矛盾。
小桔充电、云快充等第三方平台企业则通过资源整合能力将公共桩和私人桩进行信息的聚集,通过SaaS平台汇集充电桩的位置、功率、状态、价格等信息,为B端客户提供定制化大数据管理服务,为C端客户提供跨平台信息整合和找桩、导航、支付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1.2、海外市场:充电桩缺口较大,高标准享高毛利
1.2.1、欧洲市场:直流桩有望加速放量,北欧国家或将成为率先发力点
欧洲充电桩标准分为四类。根据IEC标准,欧洲充电桩可以分为4类,Mode1-3均为交流充电桩,Mode4为直流充电桩,Mode1至Mode4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加。
Mode1-3主要给主流的V和V的汽车电压平台进行充电,其中Mode1和Mode2为较为基础的交流桩,可输出功率在22kw以下,可以通过插入家用交流电源进行使用;Mode3要求对三相电流进行测量,能运用VAC电流传感器实现高质量的输出信号,为壁挂式或立柱的充电桩常用的模式。
Mode4的输出功率可达到kw甚至更高,能实现为V甚至以上的汽车电压平台提供A及以上的电流。
欧洲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高涨。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年德国、法国、英国、挪威、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和荷兰这欧洲八国新能源车销量为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65%,新能源车渗透率约为21%。
其中,挪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甚至达到70%。
欧洲Q1-Q3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8.6、97.5、93.6万辆,占欧盟乘用车注册量的43.9%、41.3%、43.0%。其中,挪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九成,为欧盟各国中渗透率最高。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挪威Q1-Q3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3.0、3.3、3.2万辆,占乘用车注册量的93.8%、92.5%、93.8%,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高涨。
交流桩仍是当前主流,但是直流桩占比逐步提升。
当前欧洲充电桩市场仍以交流桩为主,根据IEA数据,年欧洲交流桩数量为30.7万台,而直流桩数量仅为4.9万台。虽然两者数量差异仍较为悬殊,但是直流桩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数量占比由年的8.96%,提升至年的13.76%。
在汽车高压平台渗透率提升和快充产业链进一步成熟的催化下,未来直流桩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欧洲各国车桩比悬殊。
欧洲新能源汽车需求高涨,但是充电桩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车桩比较为悬殊。根据IEA数据统计,年欧盟平均车桩比为14:1,高于当前较为理想的10:1,其中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的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均超过20:1,法国、意大利等国车桩比也超过10:1,挪威虽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但是充电桩缺口极大,车桩比达到33.6:1。
充电桩缺口较大,产业迎来巨大机遇。
根据EAFO(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按照欧盟27国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总体规划测算,到年,大约需要投入亿欧元用于充电桩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
EAFO预测年欧洲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约万辆(其中乘用车为万辆),年保有量将会进一步提升至万辆(其中乘用车为万辆)。
在欧洲各国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叠加年俄乌冲突、国际油价飙升等因素导致的能源危机,充电基础设施及相关维保服务的产品和专业技术的配套需求将随之增加,产业发展迎来巨大的机遇。
政策端持续推进,充电桩建设不断发力。
欧盟对充电桩的建设规划设立了战略目标,相关资金投入计划也逐渐明晰。
1)在充电桩规划方面,根据欧盟的可持续和智能交通战略目标,年欧盟将会部署万个公共充电点;到年,公共充电点将会增加到万个。
此外,欧盟委员会公布fitfor55环保减排一揽子计划,欧盟委员会要求各成员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成员国确保到年欧盟国家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拥有一个充电站。
2)在资金投入计划方面,根据AFIR(欧盟《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15亿欧元将会在年底前投放,用于快充桩及相关建设。
年8月,瑞典政府宣布对公共和私人充电站的投资建设提供最高50%的拨款,对私用桩的最高补贴为0克朗/个,对公司和市政当局等公共机构投资的充电桩最高补贴克朗/个,对完全用于公用的快充站提供%的拨款。
年10月,德国政府批准一项计划,将于三年内花费63亿欧元在全德范围内扩大电动车充电站的数量。
高压直流桩为下一阶段重点建设方向,有望加速放量。
在汽车高压平台逐渐普及和快充诉求增强的背景下,直流桩的占比逐渐提升。根据EAFO预测,年欧洲将会建设万个直流桩,其中kw以上的高压直流桩将达万个。
根据EAFO,年欧洲在充电桩的投资将会达到73亿欧元,年投资额将超过亿欧元。
年,直流桩的投资占比将会达到60%以上,其中kw以上的高压直流桩投资额将会超过一半。高压直流桩成为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随着高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相关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有望加速放量。
直流桩建设投资成本较高,硬件费用和安装费用为主要资本开支来源。
根据EAFO测算,年4-22千瓦的交流桩投资成本为欧元/千瓦,而千瓦的直流桩建设成本将达欧元/千瓦;当直流桩千瓦数增加到一定水平,由于规模效应,单千瓦成本下降,但是整桩建设成本仍在增长。
按照总投资额计算,单个11千瓦的交流桩总投资额大约是欧元,而单个+千瓦直流桩的总投资额将达到,欧元,单个1MW的超高功率直流桩的投资额将会达到,欧元。从成本结构上看,硬件成本和安装成本为主要支出来源。
充电桩建设进展存在差异,北欧国家或将成为率先发力点。
欧洲整体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但各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车桩比差异较大,高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挪威等国充电桩缺口明显。
北欧国家对于高压充电桩的建设意愿相对较强,挪威正在努力争取成为年前第一个停止汽油和柴油汽车销售的国家。
挪威年纯电动车销量为全球最高,占所有新车销售的65%。年5月,ABB和Eviny合作生产的Terra高压直流桩在挪威安装,该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为kw,可以在15分钟内为新能源车充满电。
而德国等传统汽车大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相对较低,插混为这类国家更加接受的车型,充电桩建设进度或慢于北欧国家。
欧洲充电桩市场主要由运营商把控,而快充方面车企和能源巨头占比较高。
欧洲充电桩行业参与者包括运营商和服务商。充电服务商MPS的用户通过充电卡或者APP,使用充电桩运营商CPO的充电桩。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目前欧洲充电桩市场主要由运营商把控,从公用充电桩拥有量来看,Engie、FrenchSyndicats、Allego等占比均较高,年在前十大充电桩运营商的保有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3.82%、13.37%、12.10%。
而在快充桩方面,年欧洲Tesla的快充桩数量为座,在欧洲前十大快充桩运营商中的占比超过50%。
1.2.2、美国市场:充电桩缺口较大,资金支持逐步到位
根据美国能源部规定,美国乘用车充电桩可以分为四类。Level1和2为交流慢充桩,支持的功率为19kw及以下,Level3开始为直流快充桩,可以支持50kw甚至更高的功率。
为了保护电池寿命,快充桩依然会在动力电池电量到80%之后放慢充电速度。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年销量翻倍。
根据美国能源部(DOE)节能组织EnergySaver数据,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60.8万辆,相较于年实现接近翻倍增长,其中加州、佛罗里达州为新能源车注册较多的州。
充电桩建设推进,但是车桩比仍处于相对低位。
根据AFDC(美国替代燃料数据中心)数据,年美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85万个,同比增长20.28%。根据IEA数据,年美国车桩比为18.2:1,仍处于相对低位。
跨州公路建设相对完善,快充桩缺口较大是当前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
美国跨州高速公路建设相对完善,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同时,配套的直流快充设备仍存在较大缺口。
根据IEA数据,-年美国直流快充桩的数量由0.4万个提升至2.2万个。根据美国交通部数据,截至年4月,全美只有约4个可供公众使用的非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共计约有89个充电桩。
对于长途驾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快充桩则更加缺乏,全美非特斯拉直流充电站不到个,共计约有个充电桩。
充电桩建设规划清晰,直流快充需求先行。
年2月,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项政府部门的文件,该文件指出美国各州应该优先在州际公路投资,州际公路每间隔50英里就应设有充电设施,同时充电桩离公路距离不应超过1英里,各州应该努力建设直流充电桩,而且每个充电站至少要布置4个充电桩,可以同时满足四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成本的80%由联邦政府承担。
1)资金支持逐步到位。
年2月,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五年内拨款近50亿美元建造数千座电动汽车充电站。美国交通部(DOT)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年4月20日报告表示,将会对拜登政府年安装50万个新充电桩这一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年9月14日,拜登在底特律车展宣布批准首批9亿美元资金,用于在34个州和波多黎各的公路系统中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
2)补贴政策不断细化。
根据美国年8月新出台的《削减通胀法案(IRAInflationReductionAct)》,将会对安装电动汽车充电器(包括直流充电站)的公司提供充电设备购买和安装总成本的最高30%的税务抵扣,每个充电桩最高可达10万美元。
ChargePoint在美国充电桩市场中份额较大,快充桩中Tesla占比过半。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在美国公用充电桩市场中,Chargepoint的市场份额最大,Chargepoint年在美国的充电桩保有量为座,在前五大运营商中占比超过50%。
而在快充桩方面,年Tesla在美国的快充桩保有量为80座,在前五大运营商中占比超过60%。
1.3、直流桩有望成为出海重点,我国产业链成熟催生高毛利
高压直流桩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充电桩出海的重点。
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均有较为明确的政策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以及相关配套充电桩的建设,但是各国家及地区由于自身情况不同,市场情况存在差异。
欧美国家整体人口密度较低,且建桩、建站所需的人力成本较大,因此欧美国家倾向于将公用充电桩视为长期基建项目,倾向于一步到位建设较为先进的高压桩,以满足逐渐升级的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
我国直流桩产业从制造端、品牌端和利润端都满足出海条件,逐步具备出海能力。
1)制造端: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产业链成熟,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我国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销售市场,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充电桩建设速度较快,增量车桩比已经接近较为理想水平。我国充电桩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2)利润端:海外充电桩产品定价较高,产品出海实现利润增厚。
根据京东特来电官方旗舰店数据,40kw、kw、kw的直流桩售价约为2.6、10.9、15.6万元人民币。
欧美市场产品定价显著高于我国市场,根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CouncilonCleanTransportation)数据,目前欧美国家50kw、kw和kw的直流充电桩硬件及建设成本大约为2.8、7.5和14.0万美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较为激烈的竞争也提升了充电桩产业链各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充电桩出海能在售价和成本两方面实现利润增厚。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我国充电桩端毛利率为15%-20%,而欧美充电桩端毛利率可达30%-40%。
3)品牌端:出海意愿强烈,积极推动欧美标认证并构建销售渠道。
对比竞争相对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充电桩市场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充电桩企及运营商具备较强出海意愿。各家充电桩企积极完成欧美标认证,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拓宽品牌销售渠道。
2、充电模块:快充桩重要零部件,高功率趋势明显
2.1、充电模块是直流桩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
充电模块成本占比高,是直流充电桩中最重要的部分。
根据充电桩管家、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直流桩中成本占比最大的是充电模块,成本占比达41%,其次为充电器和外壳,成本占比分别为21%和14%。
根据充电桩管家数据,充电模块中半导体功率器件占比约为30%,其次是磁性元件,占比约为25%。
充电模块单瓦成本逐渐下降。
随着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和充电模块行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模块部分构成器件逐渐实现国产化。随着充电模块制作厂商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充电模块单瓦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我国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成本从年的0.6元/w下降到年的0.38元/w,预计年将会达到0.35元/w。
2.2、大功率模块趋势明显,欧美充电标准不断演进
V或以上高压平台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电压新趋势,大功率超充桩产业链走向成熟。
为了解决新能源车动力和续航里程的问题,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布局汽车的高压平台。
受限于IGBT功率元器件的耐压能力,V电压平台是目前大多数电动车的主流电压平台。
而高电压平台的使用能显著提升充电速度和续航性能,头部车企开始尝试在高端车型布局超高电压平台。
年上市的保时捷Taycan是率先尝试V电压平台的电动车,成功实现了最大充电功率提升至KW,可以在22.5分钟将93.4kWh的动力电池从5%充至80%的电量,使之具备公里的续航能力。
对应的大功率超充桩产业链也逐步走向成熟。
大功率充电模块提高充电系统集成度,进而降低充电桩的整体成本。
单个充电模块无法实现充电桩的大功率输出,需要多个充电模块的并联完成。过多的充电模块并联会增加整桩重量。模块并联的数量越少,模块之间的均流和控制稳定性越高,对应的充电桩系统集成度也越高,成本优势越显著。
因此大功率充电模块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然而充电模块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模块会引起功率的分配问题,电动汽车在充电的初始阶段和充电过程中要大功率充电,而充电到80%以后,需要切换成小功率充电,但模块难以进行分配,仍保持满负荷运行,会造成电量的浪费。
大功率充电模块产品技术壁垒较高,需要多维度提升。
随着功率的升高,充电模块也需要在电压范围、充功率密度、防护等级、温度范围以及结构兼容等方面进行生产和设计的改良。
此外,大功率模块在设计结构上需要保证兼容性一致,便于桩体在未来平滑扩容。
欧美充电标准均向大功率化演进,单桩大功率化是充电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电动汽车开放组织联盟CharIn对充电标准的路径规划,欧标/美标直流快充最大功率将从kW向kW迈进。
液冷充电技术推动超充布局。
当充电功率增加后,为保证充电枪端和线缆的发热量不会温度过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超充桩会增大导体截面积。但是增加导体截面积会导致线缆重量的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当前部分超充桩采用液冷技术来实现降温,使得超充桩保持轻便。大功率液冷充电枪是通过一个电子泵来驱动冷却液流动,冷却液在经过液冷线缆时(液冷线缆在工作时由于承载大电流会发热),带走线缆及充电连接器的热量,回到油箱(储存冷却液),然后通过电子泵驱动经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如此循环工作,可以达到小截面积线缆通载大电流、低温升的要求。
3、欧陆通:充电桩充电模块发布,掘金蓝海超充市场
3.1、开关电源优质企业,三大板块各具看点
欧陆通是我国优质的开关电源公司。公司深耕开关电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服务器电源和其他电源等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办公电子、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新型消费电子设备、数据中心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及人工智能服务器、动力电池设备、纯电交通工具、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先后开拓电源适配器、服务器电源和其他电源业务三大板块。公司成立于年,先后开拓三大业务板块,于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电源适配器:公司在4年成立电源适配器事业部,准确把握美国5年颁布的加州能效3级标准这一机遇,率先推出多款符合标准的产品,快速打开电源适配器市场并成为境内外知名客户的供应商。
服务器电源:公司在年发现云计算与大数据市场高速发展,存在拓展机会,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服务器电源核心技术,顺利切入服务器电源领域,成为浪潮、星网锐捷、富士康等众多知名客户的服务器电源供应商。
其他电源:公司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布局包括大瓦数动力电池设备充电器、家电充电器及手机快充、纯电动交通工具充电器、化成分容设备等产品。
公司发现新能源车市场存在切入机会,年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推进OBC电源、换电柜AC/DC电源等新能源车相关的研发项目。
公司于年12月发布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新能源相关业务发展进入新篇章。
深耕电源适配器领域,业务基本盘稳固。
公司不断提升电源适配器的产品竞争力,满足客户在稳定性、可靠性、转换效率及智能化方面的要求,电源适配器已成为公司最成熟且稳定增长的基本业务。
随着公司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加大在电源适配器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升级产品性能,满足办公及消费电子客户的定制化电源需求,电源适配器业务有望受益于消费复苏,实现进一步增长。
充分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深度绑定浪潮等头部大客户,服务器电源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深度绑定浪潮等头部大客户,紧抓5G浪潮下的服务器电源产品升级机会,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中高端产品营收贡献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服务器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诉求增强、信创和“东数西算”政策的推进以及数据中心PUE标准的颁布的背景下,业务迎来高速成长期。
其他电源业务应用场景多元,新能源车电源业务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重要增长点。
公司除电源适配器和服务器电源外,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开拓动力电池充电器产品线,应用领域包括电动工具充电器、家电充电器、纯电交通工具充电器、化成分容设备等。
新能源车领域具备产业链长、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发展机会丰富。
公司立足于电源领域积累的优势,积极开拓新能源车电源相关业务。随着公司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的发布,新能源车电源业务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重要增长点。
3.2、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发布,发展开启新篇章
发布多款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产品符合欧规美规。公司于年12月第三届中国国际充电桩运营商大会(即“金砖充电论坛”)上首次发布多款充电模块产品。
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75KWACDC液冷模块、63KWDCDC液冷模块、30KW双向ACDC模块、25KW双向ACDC模块,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安世博自主研发及生产,均采用碳化硅技术设计,推升效率好,并且符合国际欧规、美规EMI/EMC等规格要求。
高压模块采用液冷技术,峰值效率突出。
公司的75kwACDC液冷模块能够支持超宽电压输入及输出,输出电压可达VDC,峰值效率达97%。
该产品采用业内领先的液冷散热技术,实现与外界污染隔绝屏蔽,能够解决常规模块故障率高、噪声大等问题,在实现超级快充的同时有效提高充电模块的防护性及可靠性。而63kw的DCDC液冷模块峰值效率可达98%,输出电压可达VDC。
5kw及30kwACDC模块采用双方向设计。公司的30KW及25KWACDC模块均采用双方向设计,可支持充电、储能及逆变回馈功能,实现多种模式能量互动与变换。
新能源业务首次发布新产品,掘金超充蓝海。
在年12月举办的金砖充电论坛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安世博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及优异的产品性能斩获“中国充电桩行业卓越品质奖”和“中国充电桩行业创新技术奖”两项殊荣,彰显出强劲的产品综合竞争力。
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为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板块首次正式发布的产品,这也标志着公司新能源新业务开拓顺利。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加大在充电模块领域的研究探索,未来有望获得相关订单,掘金超充蓝海市场。
4、报告总结
公司深耕电源领域,电源适配器业务基本盘稳固,服务器电源业务高速成长,新发充电桩充电模块产品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我们维持-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1.04、2.25、3.74亿元,对应EPS为1.02、2.22、3.68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后归母净利润1.70、2.51、3.84亿元,对应EPS为1.68、2.47、3.78元。
5、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
开关电源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容量大,生产企业相对较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游相关行业市场景气度可能存在波动,可能使得部分客户减少向公司采购,导致公司面临订单减少的情形。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系半导体、电阻电容、磁性材料、线材、外壳等。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进而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成本、毛利率的波动。
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高。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经营出现严重不利变化,可能会给公司的生产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次新股风险
公司上市时间较短,次新股股价或将出现短期回调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