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诗画剡溪,越剧之源浙江嵊州市国土空间总
TUhjnbcbe - 2024/10/12 16:43:00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1.嵊州市简介

嵊州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绍兴市代管。地处浙江省东部,北接绍兴,东邻新昌县。嵊州市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中为盆地,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7.2%,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总面积平方千米。截至年2月,嵊州市下辖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年末,嵊州市户籍总人口人。年,嵊州市生产总值实现.0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3:46.5:47.3,人均生产总值为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9.40亿元。

嵊州市行政区划图

嵊州市,秦汉时已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始名嵊县,年撤县设市,已有多年。嵊州山水风光秀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享誉内外,素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干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两圣一祖归隐处”之称。嵊州市是任光、马寅初、袁雪芬、马晓春等现代文化名人的故乡,还是越剧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嵊州是中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位于浙江省杭、甬、温、金-义四大都市圈“十字”中心节点。城市产业特色鲜明,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等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嵊州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强、投资潜力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嵊州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嵊州市地貌

2.发展战略

发展定位:诗画剡溪、富乐嵊州。全国层面:重塑文化优势、彰显越剧唐诗文化品牌,推动文旅发展,促进全域旅游,打造越乡文化名城;长三角层面:重塑生态优势、立足山水生态资源禀赋,推动网络布局,提升公服品质,打造现代品质花园;浙江省层面:重塑产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改智转,促进产城融合,打造数智创新高地;浙东层面:重塑区位优势、促进交通网络一体发展,推动四港联动,深化嵊新协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空间策略:策略1:北融南聚,中链甬金通道;策略2:盆谷环山,筑就空间本底;策略3:量能双升,打造最强轴心;策略4:活力激发,定义宜业宜居;策略5:四港联动,共筑浙东枢纽;策略6:越风诗韵,彰显全域美丽。

区域协同:深化“北融南聚中链”的区域协同举措。

区域协同

3.总体格局3.1总体空间格局

构建市域“一主一副两带四片多点”的空间总体格局。

一主一副:即主城(四街道+仙岩、黄泽)和甘霖副城。纵横两带:即剡溪创新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展带。

四片多点:四片即四明山脉生态文旅片,会稽山脉生态经济片,天台山脉生态保育片,盆地城镇与农业复合片;多点即多个城镇节点。

总体空间格局

3.2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科学评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锚固生态底线:衔接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护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从严核实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强化粮食安全:落实“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补划原则,加强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粮食”属性。

集约适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框定城镇容量: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开发边界内空间紧凑集约;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规模减量和有序建设。

3.3生态空间格局

锚固“三山四廊一环”生态空间基底。

三山:三大名山。结合浙江名山“十大公园”建设,形成以会稽山、天台山和四明山三片山峦为核心的生态源地。

一环:环状屏障。沿会稽山、天台山和四明山三大山脉的连绵山体及浅山地带,形成的绕嵊东/嵊北、嵊西的环状生态屏障。

四廊:井字廊道。打造呈井字形的四条生态廊道,以加强重要生态源地以及主城区与乡镇之间的生态连通性。

生态空间格局

3.4重要水域空间

保护“五江廿溪百塘”蓝色水域空间。

保护重要河道:保护境内汇流5江,包括澄潭江、新昌江、剡溪、长乐江、黄泽江;均为曹娥江水系。

保护重要溪江:保护21处重要溪江。包括上东江(县级)、渔溪江、四明江、十八都江、小乌溪江、绿溪江、南山江、郯城江、小舜江、石璜江、崇仁江、四都江、范洋江、金庭江、许宅江、大崑江、双溪江、东溪江、富润江、下陈溪江、小昆江等永久性河流。

保护水库水域:保护库座重要水库水域。包括大中型水库6座;新建大中型水库2座,即三溪水库和甘霖水库;小型水库座。

蓝色水域空间

4.农业发展格局4.1发展特色农业

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培育:谋划"农业+文化""农业+教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产业,带动一批产业强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网红民宿等体验型农业。

重点建设三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提档升级。大力推进飞翼小镇和茶源小镇建设。

着力打造嵊州(崇仁)农业经济开发区:打造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消费体验、旅游购物、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做优做精甘霖镇省级果蔬特色强镇:聚焦粮食稳产保供和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甘霖镇省级特色强镇建设深化。结合嵊州市良种场打造孔村未来农场。

4.2村庄分类

集聚建设类村庄:激活产业发展,发挥集聚引领作用。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有序推进集聚发展,激活产业,发挥周边村庄引领作用。

整治提升类村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综合配套水平。指适宜性发展程度较高,但现状发展水平中等村庄、整体需整治提升的村庄。以改造提升为主,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城乡融合,依托城镇高速发展。指位于城镇近郊区以及县城所在地的村庄。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镇水平。

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传统风貌,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指自然历史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拆迁撤并类村庄:控制村庄规模,逐步引导腾退迁移。指位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人口流失严重、点状零星分布的村庄。在保障生态安全前提下,逐步有序对搬迁村庄进行腾退。

5.城镇空间格局5.1城镇体系

形成“1(1+1)+4+4”的城镇职能结构。

·“1(1+1)”为中心城区。包括剡湖、浦口、鹿山、三江四个街道,以及甘霖镇、黄泽镇、仙岩镇;其中仙岩、黄泽与四街道基本连片,构成主城;甘霖为副城,兼具服务市域西部;

·“4”为4个中心镇:包括长乐镇、三界镇、崇仁镇、金庭镇;

·"4"为4个具备特色功能的城镇节点,包括谷来镇(农业旅游)、石璜镇(休闲旅游)、下王镇(生态旅游)、贵门乡(生态旅游)。

城镇体系

5.2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一主一副,一心双轴,组团联动江水串城,绿楔入城,生态融城。

一主一副:指嵊州主城和甘霖副城;

一心:城市综合服务核心;

双轴:纵向沿官河路一嵊州大道一嵊新大道的城市功能发展轴;横向沿嵊张线一环城南路一嵊义线的城镇功能培育轴;

组团联动:城区水网、交通网络交织形成的各个组团联动发展;

江水串城,绿楔入城,生态融城:依托江水汇流,串联城市组团;依托嵊州群山环绕,形成城市绿楔;依托城市绿廊和开敞空间,融入生态网络。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5.3中心城区环境品质

塑提整控,再现剡城八片风韵。

塑造一脉靓丽水岸:剡溪-新昌江,嵊新一路南北融合建设三江六岸诗画绿道建设五处滨水景观中心。

提升两个十字轴线:嵊州大道+兴盛街;官河路+杨港路。

整治三处城市绿楔:城隍山公园、屏峰山公园、亭山公园。

管控三大通山视廊:城隍山-亭山视廊、屏峰山-城隍山视廊、屏峰山-亭山视廊。

八大风貌片区:老城慢居、艇湖生态新城、城南新城、高铁新城山水客厅、三江口城市门户城北城郊产业、浦口现代产业、城东产城融合。

中心城区环境品质

6.基础设施体系6.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统筹空铁水公,补齐综合交通建设短板,构建“三环七纵七横”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两横一纵。二横:金甬铁路、甬金高铁;一纵:杭绍台高铁。

轨道:一纵。一纵:绍嵊新市域轨道。

高速公路:两横三纵。两横:甬金高速、诸嵊虞高速三纵:杭绍台高速、常台高速、余慈高速南延。

国省干线:三横两纵。三横:G、S、S;两纵:G、S。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三环五横十纵”的中心城区骨干道路网。

“五横”:即G、浙锻路、S、杨港路和甘南路;

“十纵”:即绍甘线、S、茶坊路、官河路、嵊州大道、普田大道、G、浦南大道、浦东五路和G

“三环”:即城市内环、城市中环和嵊新大环三条环线。

中心城区骨干道路网

6.2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村社”四级公服体系。围绕“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村社”四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重点进行“精细化、高品质提升”,构建市域一体、全民共享、品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7.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格局7.1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保护文化遗产、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重要文物。

文化遗产:全球农业文化遗产1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为嵊州吹打、嵊州竹编、绍兴目连戏和越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1个即崇仁古镇;历史文化名村3个,为华堂村、竹溪村和泉岗村。

中国传统村落:共计入选9个村落,包括华堂村、竹溪村、泉岗村、崇仁六村、崇仁七八村、楼家村、黄胜堂村、松明培村、小昆村。

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为马寅初故居、崇仁村建筑群、华堂王氏宗祠、小黄山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文物保护点处;历史建筑处。

历史文化保护清单

7.2魅力空间格局

构建“一地一路四脉”魅力空间格局。

越剧

中国越剧朝圣地:以中国戏曲朝圣地为目标,作为嵊州市旅游的核心产品进行打造,建设集艺术展示、实景表演、旅游商业、度假住宿和创意产业于一体的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

唐诗

浙东风情唐诗路:梳理浓厚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资源,把握重点展现唐诗之路剡溪段的特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还原谢家文化与三界至仙岩段的诗画剡溪意境。

山水

溪山第一人文水脉:延伸4条山水文化休闲带,以历史镇村为主题的会稽山人文水脉;以自然山水为主题的小乌溪人文水脉;以诗画文化为主题的上东江人文水脉;以休闲文旅为主题的四明山人文水脉

魅力空间格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画剡溪,越剧之源浙江嵊州市国土空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