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
防暑和除湿仍是养生保健的主题
同时要注意养护脾胃,别急着贴秋膘
那么秋后如何养生呢?
养护脾胃是关键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比较适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适当运动解“秋乏”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主要是夏天的困乏延续到秋天而导致的。要消除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适当运动。立秋后虽然三伏天在即,闷热的天气依然比较多,但热浪有所消退,早晚气温相对低,因此可以在早晚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否则更容易感到困乏。
“贴秋膘”还要悠着点
秋季进补俗称“贴秋膘”。由于夏天阳气发散在体表,胃肠相对虚冷,一般没什么胃口,因此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轻。秋风一起,人的阳气就开始回缩、回敛,肠胃开始慢慢变得温热,人慢慢有食欲了,就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这就是俗称的“贴秋膘”。
立秋后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人的身体还是很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而会增加脾胃负担。所以,秋膘最好还是悠着点“贴”。
“对症进补”方可事半功倍
兴医院中医专家指出,有不少人盲目追求药补,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所以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偏热者往往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等,若不辨寒热妄自进补,很容易导致“火上浇油”。建议大家找医生具体看诊,然后根据个体情况“量体裁衣”。
专家简介:陈新洪中医副主任医师曾就职医院,先后担任医院副院长。从医三十多年,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辩证施治,因证选方,因方用药,善治各种内科杂症,妇科、儿科病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崇尚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能分辨和应用什么病用西医治疗快和好;什么病是中医的优势。熟练针灸、推拿按摩、封闭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各种痛症,尤其对乙肝、咳嗽、各种结石、脾胃功能的调理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好。现任兴医院院长,中医科负责人。
兴医院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