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生理题2神经系统
TUhjnbcbe - 2021/3/4 16:46:00
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77813.html
(这是Hmaide的第篇推送)

毕业南医的H师兄

业余经营,留下一点南方医的痕迹;如果觉得有用,希望师弟师妹考完试后呢,可以给H师兄发一份考试回忆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这些)或者个人的一些备考经验,任何有用的资料都可以;互帮互助,医路共勉!

----感谢师弟师妹的投稿

答案和题目来源投稿,不一定全对,师弟师妹斟酌参考;有错欢迎留言区更改。

[A型题]

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

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A.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3.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

A.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E.突触间隙加宽

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

A.入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

6.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7.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总和

E.易疲劳

8.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脊髓前角

B.中缝核

C.纹状体

D.低位脑干

E.黑质和红核

9.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5—羟色胺

B.甘氨酸

C.Y-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去甲肾上腺素

10.脊髓的Renshaw细胞,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GABA

D.甘氨酸

E.牛磺酸

11.交互抑制的生理作用是:

A.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性

B.及时中断反射活动

C.使反射活动局限化

D.使兴奋与不兴奋的界限更加明显

E.有利于反射活动的交互进行

12.Renshaw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属于:

A.交互抑制

B.传入侧支性抑制

C.突触前抑制

D.回返性抑制

E.对侧肌抑制

13.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辐散式联系

E.链锁状联系

14.在动物实验中,当脊休克过去之后,在原来切断面以下再作第2次切断,其结果是:

A.脊休克再出现

B,不再出现脊休克

C.动物立即死亡

D.脊休克加重

E.出现血压降低

15.膝跳反射是属于:

A.单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

B.单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

C.多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

D.多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

E.单突触的牵张反射

16.γ—运动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是:

A.引起梭外肌收缩

B.直接兴奋α—神经元

C.引起梭内肌舒张

D.直接抑制α-神经元

E.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17.肌梭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

A.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C.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

18.腱器官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

A.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C.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

19.在对侧伸肌反射中,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感受器兴奋及冲动在传人的传导时间

B.兴奋经过中枢突触的传递时间

C.冲动在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时间

D.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时间

E.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时间

20.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

A.α纤维

B.γ纤维

C.Ⅰ类纤维

D.Ⅱ类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

21.下列关于脊休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

B.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

C.脊髓反射逐渐恢复

D.反射恢复后发汗反射减弱

E.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往往增强

22.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A.脊休克

B.肢体痉挛性麻痹

C.去大脑僵直

D.去皮质僵直

E.腱反射增强,肌张力降低

23.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

A.小脑前叶两侧部

B.前庭核和纹状体

C.小脑前叶蚓部和前庭核

D.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和网状结构抑制区

E.网状结构抑制区

24.大脑皮质运动区的4区,其生理功能是:

A.主要与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B.主要与对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C.主要与双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

D.主要与对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

E.主要与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25.锥体系的生理功能是:

A.抑制肌紧张

B.设计、制定运动指令的程序

C.加强肌紧张

D.增强传人冲动的传递以保证肌群间的运动协调

26.执行随意运动“指令”的部位在大脑皮质的:

A.顶叶

B.颞叶

C.中央前回

D.中央后回

E.枕叶

27.支配躯干和近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位于:

A.中央后回3—1—2区

B.中央前回6区

C.中央前回4区

D.第二运动区及运动辅助区

28.震颤麻痹患者的病变主要部位是:

A.尾核

B.苍白球

C.底丘脑

D.黑质

E.红核

29.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

A.全身肌紧张降低

B.腱反射减弱

C.面部表情呆板

D.运动多

E.意向性震颤

30.小脑绒球小结叶的生理功能是:

A.加强肌紧张

B.维持身体平衡

C.抑制肌紧张

D.协调随意运动

E.管理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

31.交感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主要是;

A.单胺氧化酶破坏

B.弥散人血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CONT破坏

E;肝内破坏

32.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抑制作用的部位是:

A.子宫

B.扩瞳肌

C.支气管

D.小肠

E.括约肌

33.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

A.GABA

B.ATP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5—HT

34.Nl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育亨宾

E.普萘洛尔(心得安)

35.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E.不变

36.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是:

A.M受体

B.N受体

C.α1受体

D.α2受体

E.β受体

37.可被箭毒阻断的受体是:

A.M受体

B.N受体

C.α1受体

D.α2受体

E.β受体

38.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

A.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

3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多巴胺

40.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酚妥拉明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普萘洛尔(心得安)

E.阿托品

41.自主神经节的兴奋性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ATP

D.乙酰胆碱

E.GABA

42.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α受体

E.β受体

43.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ATP

C.5—HT

D.乙酰胆碱

E.P物质

44.饱中枢在:

A.弓状核

B.视上核

C.下丘脑外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核

E.下丘脑前部

45.浅感觉传导路径传导:

A.痛、温觉和压觉

B.痛、温觉和深压觉

C.痛、温觉和轻触觉

D.本体觉和轻触觉

E.痛、温觉和本体觉

46.视觉代表区位于:

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

C.颞叶皮质

D.枕叶皮质

E.岛叶皮质

47.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侧头面部

B.右侧头面部

C.双侧头面部

D.左半身

E.右半身

48.左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

A.左眼鼻侧视网膜

B.左眼颞侧视网膜

C.右眼颞侧视网膜

D.右眼鼻侧视网膜

E.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

49.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Aα纤维

B.Aβ纤维

C.Aγ纤维

D.C类纤维

E.B类纤维

50.胆囊病变时的疼痛可能牵涉到:

A.左肩部

B.右肩部

C.心前区

D.左上臂

E.脐区

51.左侧大脑皮质布洛卡三角区受损的病人,会发生:

A.失写症

B.失读症

C.失用症

D.运动失语症

E.感觉失语症

52.与海马环路关系密切的是:

A.摄食行为的调节

B.体温调节

C.水平衡调节

D.学习和记忆

E.精巧运动的建立

53.脑震荡可能导致:

A.近期记忆障碍

B.远期记忆增强

C.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D.顺行性遗忘症

E.逆行性遗忘症

54.与慢波睡眠有关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谷氨酸

55.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暂时联系发生在:

A.大脑皮质

B.皮质下中枢

C.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D.丘脑

E.下丘脑

56.第二信号系统是:

A.人类独有的

B.高等动物独有的

C.低等动物独有的

D.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

E.高等和低等动物共有的

57.人处于清醒闭眼时出现的脑电图波的频率在8—13次/秒,称为: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E.γ波

58.成年人从醒觉状态开始首先进入:

A.快波睡眠

B.异相睡眠

C.异相睡眠和慢波睡眠

D.慢波睡眠

E.快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59.慢波睡眠可出现:

A.脑电呈同步化慢波

D.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

C.眼球快速运动

D.躯体抽动

E.血压升高

[X型题]

60.当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

A.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EPSP

B.兴奋性递质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IPSP

D.抑制性递质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E.兴奋性递质提高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

61.下列关于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分为传人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

B.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

C.突触后膜产生IPSP

D.突触后膜产生EPSP

E.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62.下列的化学物质中,属于兴奋性递质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GABA

C.谷氨酸

D.甘氨酸

E.乙酰胆碱

63.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

A.谷氨酸、门冬氨酸

B.甘氨酸

C.乙酰胆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7—氨基丁酸

64.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以下哪几类:

A.乙酰胆碱

B.单胺类

C.氨基酸类

D.固醇类

E.肽类

65.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状联系

66.当动物或人的脊髓横断处于脊休克期间,将出现下列症状:

A.尿、便失禁

B.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

C.发汗反应增强

D.血压下降

E.外周血管扩张

67.当丁—运动神经元兴奋时:

A.使梭内肌纤维收缩

B.使梭外肌纤维收缩

C.肌梭的传人冲动增加

D.直接兴奋α—运动神经元

E.间接兴奋α—运动神经元

68.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B.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C.脊髓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

D.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E.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69.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肌紧张的部位有:

A.网状结构抑制区

B.小脑前叶蚓部

C.尾核

D.小脑前叶两侧部

E.大脑皮质运动区

70.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包括:

A.网状结构易化区

B.小脑前叶两侧部

C.小脑前叶蚓部

D.纹状体

E、前庭核

71.去大脑僵直时:

A.伸肌紧张性亢进

B.血压降低

C.伸肌肌梭传人冲动减少

D.四肌伸直,脊柱挺硬

E.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活动占明显优势

72.基底神经节的功能是:

A.与随意运动的稳定有关

B.感觉的高级中枢

C.与肌紧张的控制有关

D.与本体感觉传人信息的处理有关

E.与内脏活动有关

73.下列有关锥体外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分为皮质起源的锥体外系和旁锥体系

B.它的皮质起源广泛

C.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在皮质的起源是互相重叠的

D.锥体外系对机体的影响是单侧性的

E.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群运动

74.舞蹈症的产生是由于:

A.胆碱能神经元功能低下

B.GABA能神经元功能低下

C.上述两种神经元减少了对α神经元的抑制

D.黑质DA能神经元功能增强

E.Ach递质系统功能亢进

75.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ATP

D.血管活性肠肽

E.多巴胺

76.去甲肾上腺素由神经未梢释放后,失活方式是:

A.末梢重摄取

B.被末梢单胺氧化酶氧化失活

C.被COMT破坏失活

D.弥散人血,在肝脏被破坏失活

E.被胆碱酯酶水解

77.应用阿托品可出现:

A.瞳孔扩大

B.心跳加快

C.唾液减少

D.汗液减少

E.消化管的扩约肌收缩

78.胆碱能纤维包括: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79.能使骨骼肌松弛的阻断剂是:

A.普萘洛尔(心得安)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十烃季铵

E.肉桂硫胺

80.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

A.心率加快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血管舒张

D.小肠平滑肌舒张

E.子宫平滑肌舒张

81.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胃肠运动减弱

D.膀胱逼尿肌舒张

E.瞳孔缩小

82.下列关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及喉部肌肉的支配为双侧性的

B.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呈倒置安排(头面部内部正立)

C.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D.刺激主要引起少数肌肉收缩

E.运动区的基本功能单位呈柱状结构

83.自主神经的功能特点是:

A.交感—肾上腺系统常作为整体被动员参与应急

B.自主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作用

C.人体内脏器官大部分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D.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E.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拮抗的

84.下列关于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A.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

B.丘脑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分为两大系统

C.具有某些粗糙的感觉分析功能

D.与痛觉无关

E.接替大脑皮质的运动冲动,下传到脊髓

85.体表感觉在丘脑后腹核内的投射规律是:

A.下肢感觉在后腹核最外侧

B.上肢感觉在中间

C.头面部感觉在后腹核内侧

D.具有严格的定位组构

E.躯干感觉在后腹核内侧

86.丘脑联络核包括:

A.丘脑枕

B.腹后内侧核

C.丘脑前核

D.束旁核

E.中央中核

87.下列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

B.有点对点的联系

C、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D.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88.心肌缺血时的疼痛可能牵涉到:

A.心前区

B.右肩胛

C.左肩胛

D.左臂尺侧

E.左上腹部

89.下列关于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A、每种感觉有专一传导途径

B.有点对点的联系

C.引起特定感觉

D.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E.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90.中央后回的感觉投射规律是:

A.躯体感觉传人冲动向皮质投射是交叉的

B.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C.投射区具有精细的定位

D.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

E.下肢代表区在底部

91.内脏痛的特点有:

A.对机械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敏感

B.痛产生的速度快

C.对痛的定位不精确

D.对痛刺激的分辨力差

E.有牵涉痛

92.下列关于大脑半球一侧优势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有:

A.优势半球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B.大脑皮质功能一侧优势现象仅见于人

C.一般人右侧大脑皮质颞上回后部受损,可引起感觉失语症

D.一般人右侧半球在非语词性认识功能上占优势

E.一侧优势是指人类的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

93.与情绪反应关系密切的脑区有:

A.海马

B.杏仁核

C.下丘脑

D.隔区

E.丘脑前核

94.下列关于脑电波的叙述,正确的有:

A.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a波

B.困倦时出现9波

C.睡眠时出现8波

D.接受刺激时。波消失而出现p波

E.新皮质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p波

95.下列关于睡眠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分异相睡眠和慢波睡眠

B.异相睡眠又称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快波

C.慢波睡眠又称同步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

D.快波睡眠时无快速眼球运动,慢波睡眠时多在做梦

E.以上都不对

96.与觉醒状态维持有关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谷氨酸

97.异相睡眠可出现:

A.肌紧张显著降低

B.唤醒阈提高

C.脑电图呈同步化

D.做梦多

E.眼球快速运动

[A型题]

1.D2.A3.D4.C5.B

6.C7.C8.D9.D10.D

11.A12.D13.C14.B15.A

16.E17.A18.D19.B20.E

21.D22.C23.D24.B25.C

26.C27.B28.D29.C30.B

31.C32.D33.D34.B35.C

36.C37.B38.B39.C40.A

41.D42.C43.D44.D45.C

46.D47.D48.E49.C50.B

51.D52.D53.E54.C55.A

56.A57.A58.D59.A

[X型题]

60.ACE61.ABCE62.ACE63.BE64.ABCE65.ABCDE

66.BDE67.ACE68.ABCD69.ABCE70.ABE

71.ADE72.ACD73.ABCE74.ABCD75.ABCD

76.ABCD77.ABCDE78.ABDE79.BD80.ABCDE

81.ACD82.ABCDE83.ABCE84.ABCE85.ABCD

86.AC87.AC88.AD89.ABCE90.ABCD

91.ACDE92.ABDE93.BC94.ABCDE95.ABC

96.ABD97.ABD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理题2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