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医院栾波教
TUhjnbcbe - 2021/3/22 15:15:00

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的由来及技术原理:在20世纪70年代,Ilizarov医生基于对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的深入认识与研究结合自己对外固定技术的理解,创造性的将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与同侧肢体延长结合起来,通过二次截骨延长来恢复下肢的力线和长度,从而解决了单纯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后遗留的膝外翻和肢体短缩畸形,术中采用微创截骨的方法,减小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术后通过缓慢的调架牵伸逐渐恢复下肢力线与长度,既解决了以往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的不足,又可有效减少或避免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为患有髋部病变的年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是以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为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髋关节的极度内收并股骨近端外翻截骨,使骨盆支撑点内移,利用截骨后宽大的股骨上端来支撑骨盆,股骨近端内收时,大转子将移向远端和外侧,从而增加了外展肌的张力,形成新的杠杆力系维持良好的动态平衡。同时,针对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导致的膝关节外翻和肢体短缩的问题,增加了股骨中段二次截骨进行矫形和肢体延长,从而恢复下肢的力线和长度。通过增加时间这一可调节变量,使医生真正实现体外操控来达到治疗目的,实现了自然康复、优化重建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思维模式。

图1:A-B.为改良前Ilizarov髋关节重建构型,采用近端半环与远端全环组合,所有固定钢针均采用全针,对手术医生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容易引起坐骨神经麻痹、股动静血管损伤,全针贯穿肌肉组织多,术后髋膝关节活动时易出现针道软组织激惹,从而产生针道口疼痛、渗出及针道口感染发生。大腿近端半环构型对患者术后的日常生活(坐、卧及髋关节活动等)造成极大的不便,大腿远端全环会限制膝关节屈曲活动,再加上外固定器佩戴时间长,环型外固定器加全针布局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术后自我护理的难度,给患者术后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我们通过对青少年髋部病变的临床研究和对外固定器构型、穿针布局、截骨等作了系列改进,年1月,医院(医院)栾波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的李刚教授在JournalofOrthopaedicTranslation(影响因子3.98)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ofmodifiedIlizarovhipreconstructionsurgeryforhipdysfunctiontreatmentinadolescentandyoungadul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应用改良后的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治疗青少年髋部病变,证明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治疗青少年髋部病变具有安全、微创及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术后能早期负重活动,改良后的穿针布局,优化了构型,提升了术后患者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

图2: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构型图;A.第一个截骨点的位置(股骨内收时坐骨结节与股骨相交处)和近端截段由外向内打入两枚半针,与近端单臂双杆外固定器相固定;B.大腿近端单臂双杆外固定器与远端半环型外固定器组合连接;C.确定第二截骨点并截骨,用弧形杆将近端单臂架与远端环型架连接,使近端呈一“三角构型”;D.第二截骨处行撑开延长恢复下肢力线和长度后的构型图。李刚教授与栾波教授团队阐述的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1)将传统的半环与全环组合构型改良成双杆单臂与远端半环连接组合,同时用带弧度的连接杆将近端单臂架与远端半环型架相连,使之形成一‘三角型’构型,在保证外固定构型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简化了外固定器,近端单臂构型对患者术后坐、卧功能无明显影响,远端半环构型可最大化屈曲患侧膝关节,该构型既增加了患者术后舒适度,又便于患者术后自我功能锻炼和护理。(2)股骨近端、中间骨段均采用两枚粗直径的螺纹半针(4-5mm)固定,进针方向均由外侧向内侧,从而避免了全针贯穿内、后侧肌肉及损伤大腿内后侧血管、神经,远端半环采用一枚全针、两枚螺纹半针交叉固定,大大简化了穿针的复杂性、危险性,在保证的固定强度、稳定的同时,有效减少钢针贯穿软组织的部位,极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⑶股骨近端、中段截骨方式均在两连孔截骨器导航下完成,切口小(1-1.5cm见图3),无需对截骨部位剥离,连孔截骨器还能保护电钻钻孔是对周围软组织的挫伤,出血少,术后切口恢复快。

Ilizarov技术用于关节功能重建及畸形的矫治与传统手术方法不同,手术结束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能否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除了与医生对Ilizarov技术原理的理解、领悟和手术技巧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外,还与医护人员的术后管理、围手术期宣教、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配合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关节重建与畸形的矫治不仅仅是恢复肢体的美观,理想的关节功能才是治疗的核心所在,因此应该把功能锻炼与手术操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图4.A-E为一位采用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手术治疗的大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带架治疗期间行日常的患足负重、髋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其中大腿近端单臂三角构型和远端半环结构允许髋、膝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及早期负重锻炼。

图5患者女性,22岁,右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跛行20+年伴右髋疼痛3年入院。a.术前垫高站立位外观b.术前影像c-d右侧Trendelenburg征阳性e.右侧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后影像f.调架术后3月影像g.术后7月拆架前外观h-n.拆架后3年外观及功能像o.拆架后影像。

第一作者:

骆苏红教授:医院(医院)骨科,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擅长足踝、小儿创伤治疗,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及各种四肢先天及后天复杂畸形的手术治疗。参编专著1本,主持市级课题三项,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折外固定工作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外固定专家工作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迹微血管网再生专家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获中国实用新型发明专利9项。

通讯作者:

栾波教授:医院(医院)骨科主任,贵阳市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三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及教研工作30多年,擅长四肢创伤、复杂骨折、骨不连、骨髓炎及足踝创伤疾病的治疗,对儿童骨折与疾病也有较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常委、中国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常委、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AOCC学会副主席、贵阳市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得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贵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专著3部。

李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任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教授(具有中国临床外科医师临床执业执照);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干细胞的生物学,骨折愈合及肢体延长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以通讯,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Bio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JBMR,StemCells,Bone等学术期刊杂志发表余篇论文,专著15篇,主编2本书。论文被引用超过次,Hindex57.现任美国骨科研究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联合骨科研究会中国代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亚洲部资深委员,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国骨科医师协会肢体矫形与重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材料学会再生医学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ofOrthopaedicTranslation执行副主编,CalcifiedTissueInternational,BoneandJointResearch,Bone,JournalofOrthopaedicResearch等国际知名骨科杂志编委.兼任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医学院,马来西亚马来大学(Malaya)医学院,泰国马海渡(Mahidol)大学医学院,中国空军军医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客座教授。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及香港研究资助项目、香港创新科技基金等科研基金。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获得美国,中国等发明专利16项。

原文信息:

LuoS,KongL,WangJ,NieH,LuanB*,LiG*.DevelopmentofmodifiedIlizarovhipreconstructionsurgeryforhipdysfunctiontreatmentinadolescentandyoungadults.JournalofOrthopaedicTranslation,;27:90-95.

原文链接(DOI)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医院栾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