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指大脑周围膜组织发生炎症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颈部僵硬,经过治疗后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概要:
1.大脑周围膜组织发生炎症病变。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颈部僵硬。
3.小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多发。
4.可并发脑损伤、脑神经麻痹。
病因:
1.感染因素:脑膜炎通常是由于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所引起的,其中包括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新型隐球菌等。
2.非感染性因素:癌症、结缔组织病、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均可引起继发性脑膜炎,但是此类因素概率相对较低。
高风险人群:
1.小儿:小儿主要包括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由于群体免疫系统以及血脑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卫生健康意识相对薄弱,更容易受到致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2.老年人:人体心脑血管组织随着年龄增加,心脑血管功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细菌感染一旦进入血液内循环系统,极易引起颅内感染以及其他并发性疾病。
3.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由于免疫缺陷,也是脑膜炎易发人群,如白血病、糖尿病、艾滋病等。
典型症状:
1.发热:大部分脑膜炎患者可因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或伴发肺部感染而发热。
2.头痛、头晕:90%的脑膜炎病例中都会发生头痛、头晕症状,随着病症发展,头痛程度出现逐渐加剧现象。
3.颈部僵硬:颈部僵硬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张力和僵硬程度增加,无法被动地向前弯曲或者被动屈颈时颈部疼痛。
4.神经功能受损:如果致病菌或病毒传播到脑组织,则会对脑造成实质性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语言不清、偏瘫等症状。
5.昏迷不醒:感染过程中,随着病情持续恶化,会出现脑水肿、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力升高,神经和脑组织受损严重状况下,会引起神志不清、昏迷,严重者死亡。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并发症状:
1.脑积水:在炎症病变刺激作用下,不仅会引起脑脊液生成增多,还会引起脑膜的粘连,阻碍脑脊液的正常流动,继而引起脑积水。
2.脑神经麻痹:脑膜炎症反应的渗出物会产生刺激、粘连,累及脑神经,导致面部肌肉瘫痪、眼球运动受限、视力减退等。
3.继发性癫痫:在临床病例中,约有30%脑膜炎患者伴有脑实质受损,导致癫痫发作。
治疗原则:
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以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作为主要原则,并且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症表现,给予合理对症和支持用药,降低患者脑部损伤程度,取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
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通过人工呼吸而无法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直到患者可以自主呼吸为止。
2.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可以使用维生素片和钙片等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也可以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以维持患者机体功能的营养需要。
3、避免出现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于长期需要卧床的患者,要加强个人护理,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三代头孢、甘油果糖、甘露醇、卡马西平
1.抗感染:选用针对性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抗结核药或抗真菌药物是治疗脑膜炎最为基本的治疗方式,如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三代头孢。化脓性脑膜炎可由不同的病菌感染所致,可依据病原菌培养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中毒症状,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可使用。
3.利尿剂:20%甘露醇、甘油果糖等利尿剂可以减轻脑积水、脑水肿等情况所导致的颅内高压综合征,降低患者不良后遗症发生概率以及程度。
4.人免疫球蛋白: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加速患者病情好转。
5.支持治疗:由于此类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和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静脉输注能量合剂、维生素、平衡液和神经营养剂等营养类药剂,不仅可以保障患者正常营养需求,提高抵抗力,还能起到促进脑部功能恢复的作用。
6.对症治疗:对于合并癫痫的患者,需要给予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使用的疗程需依据具体病情而定。
急症治疗:
辅助呼吸治疗:脑膜炎患者如出现脑积水、颅内压力升高时,可能会发生脑疝,需要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辅助呼吸治疗,管理与监护患者基本生命特征。
物理治疗
对于存在肌肉瘫痪、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同时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加速患者病症恢复,减少和减轻后遗症。
恒福康小提示:
1.婴幼儿需定期接种疫苗,降低结核杆菌、立克次氏体、伤寒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脑膜炎。
2.良好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改善个人生活卫生条件,可以有效提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抵御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其他致病菌的侵袭。
3.一旦发生自身或家属出现炎症性病变时,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降低继发性感染风险。
恒福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