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总是在流口水,下巴脖子湿哒哒的,这正常吗?是不是什么病呢?”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会流口水,这是正常现象,也是阶段性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的。
0-3个月
新生儿一般不会流口水,因为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加上此时孩子多是母乳或乳类喂养,并不需要唾液酶参与消化,也不会刺激唾液腺分泌。
4-6个月
给孩子添加的米粉等淀粉类食物,会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至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孩子的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
7-18个月
孩子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恰好处在孩子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时顶出牙龈,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也可激发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2岁左右
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孩子如果咀嚼训练不够,两岁以后还是会不断地流口水。
以上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称为:生理性流涎。
如果孩子出现如下情况,就可能是病理性流涎,家长要重视。
1.孩子每天流大量的口水,同时伴有食欲不佳、形体消瘦、大便溏稀或干结。
2.孩子流口水时伴随着口角长水泡,孩子可能是得了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
3.孩子流口水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孩子吞咽困难。
4.孩子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孩子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5.其他: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也常有流涎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小儿唾液量过多,中医称为小儿流涎,中医学称“滞颐”。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不仅影响外观,还常常导致下巴潮红糜烂。小儿流涎病位在脾,与心、胃、肾密切相关,若上述脏腑功能正常,涎能起到润滑口腔的功能,若脾胃心肾功能失调,则发为流涎。
小儿流涎多由风热之邪内乘心脾、中焦湿热熏蒸于上、脾胃不足湿邪上泛、肾阳不足津聚为涎所致,临床需辨证论治。这里有两点要提醒家长:
01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
有些妈妈错误地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辅食。这种做法不利于小儿脾胃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脾胃虚弱,失于调摄,故而流涎,且常伴有消化不良。
02
腮腺机械性损伤
有些孩子的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小儿,从而出现流涎。
那有没有简单的办法可以改善孩子的过度流口水呢?
这里我就分享一个中医外治敷贴法:将2味中药,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共研细末,混合均匀,用陈醋调为糊状,制成一元硬币大小与厚度的药饼,敷于双侧涌泉穴上,涌泉穴在脚底板上,蜷脚时脚前部的凹陷处,每晚贴上8-10小时。一般5-7天就可以见效,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吴茱萸性辛、苦,能疏肝理气、降逆止呕,治肝胃虚寒。胆南星性苦、凉,有燥湿化痰,息风解痉之功效,含有生物碱、皂苷、安息香酸等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用白醋调糊,能增加药物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发挥疗效,敷足底涌泉穴,达“上病下治”的目的。同时这个方法对慢性咽炎、口疮效果也很不错!
总的来说,孩子流口水,先要分清楚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的,不能局限于仅仅“止口水”,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改善孩子的体质。强健体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呵护好孩子的后天之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