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门穴
1拼音jīmén
2英文参考JīménSP11[中国针灸学词典]
jīm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SP1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3概述经穴名
4经穴名·箕门穴位箕门汉语拼音Jimen罗马拼音Chimen美国英译名WinnowingGate各国代号中国SP11日本11法国莫兰特氏RP11富耶氏RP11德国MP11英国Sp11美国Sp11箕门为经穴名(JīménSP1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1]。箕即簸箕,门即门户,当两腿分开,席地而坐,其形如箕,穴在大腿内侧,左右对称,故名箕门[1]。主治小便不通,小便不利,五淋,遗溺,遗尿,尿潴留,腹股沟肿痛,小便淋沥,癃闭,遗精,阳痿,小腹肿痛,阴囊湿痒,阴囊湿疹,两股生疮,睾丸炎,性功能减退,子宫痉挛,腹股沟淋巴结炎,小儿麻痹后遗症,鼠蹊肿痛等。
4.1出处《针灸甲乙经》:箕门,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
4.2穴名解箕即簸箕,门即门户,当两腿分开,席地而坐,其形如箕,穴在大腿内侧,左右对称,故名箕门[1]。
《说文》:“箕,簸也,从竹甘象形,其兀也,凡箕之属皆从箕。”张腿而坐称为箕踞,是不端之状。本穴在大腿内侧,腴肉上缘,取穴时人须敞腿兀坐,两腿分张,形如箕状,故称箕坐。其两腿内侧,肌肉丰腴,有如鱼腹。本穴在腴肉上缘,犹当箕星之门,故名“箕门”。[2]
4.3所属部位小腿[3]
4.4箕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箕门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4][5]。
箕门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12)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侧卧取穴[1]。
箕门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8寸,缝匠肌之内侧;或于血海穴直上6寸处取穴[6]。
箕门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箕门穴的位置
箕门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箕门穴的位置(肌肉)
箕门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4.5取法箕门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12)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侧卧取穴[1]。
正坐屈膝位,两腿微张开,缝匠肌内侧缘,距血海上6寸处取穴[7]。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当缝匠肌内侧缘,距血海上6寸处取穴。
快速取穴:坐位绷腿,大腿内侧有一鱼状肌肉隆起,鱼尾凹陷处即是箕门穴[8]。
4.6穴位解剖箕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分布着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的脂肪增厚,内有股前皮神经、隐神经与其伴行的大隐静脉,及该静脉与深静脉的交通支。大腿筋膜内侧与前面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缝匠肌内侧入大收肌。前肌的中下部形成内收肌管的前壁,后肌和股内侧肌形成该管内外侧壁,管内有股动、静脉及隐神经通过。大收肌由闭孔神经与坐骨神经的分支支配。
4.6.1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1]。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5]。
4.6.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神经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分布,并有股动脉本干经过[5]。
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并有大隐静脉通过;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6]。
4.7箕门穴的功效与作用箕门有调下焦、利水湿、祛风邪的作用[1]。
箕门有健脾渗湿,通利下焦的作用。
凡穴位之曰门、曰关者,俱以其具开阖出纳意也,多治淋浊遗尿、小便不通、鼠蹊肿痛等症。箕门穴有健脾利湿作用,主治小便不通、五淋、遗尿、腹股沟肿痛。[2]
4.8主治病症箕门穴主治小便不通,小便不利,五淋,遗溺,遗尿,尿潴留,腹股沟肿痛,小便淋沥,癃闭,遗精,阳痿,小腹肿痛,阴囊湿痒,阴囊湿疹,两股生疮,睾丸炎,性功能减退,子宫痉挛,腹股沟淋巴结炎,小儿麻痹后遗症,鼠蹊肿痛等。
箕门穴主治小便不通、五淋、遗溺、腹股沟肿痛[5]。
箕门主治肝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小便淋沥、遗溺、癃闭、遗精、阳痿、小腹肿痛、阴囊湿疹、两股生疮等[1]。
现代又多用箕门治疗睾丸炎、性功能减退、子宫痉挛、腹股沟淋巴结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1]。
箕门主治小便不利,遗溺,鼠蹊肿痛,阴囊湿痒等[6]。
箕门穴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遗尿,遗精,阳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炎,阴囊湿疹。
4.9刺灸法4.9.1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1][5][7],局部有酸胀感,向上可放散到大腿内侧[7],向下可放射到踝[7]。
直刺0.5~0.8寸,避开动脉[6]。《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上可放射到大腿内侧,向下可放射到踝。
注意:针刺时必须避开动脉[5]。忌深刺[1]
4.9.2灸法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不宜灸[5]。
4.10配伍箕门配三阴交、中极,治小便不通[7]。
箕门配气冲、太冲,治腹股沟肿痛[7]。
4.11特效按摩每次各揉按左右箕门穴1~3分钟,先左后右,可治女性阴道瘙痒、男性阴囊湿疹[8]。
4.12文献摘要《外台秘要》:主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淋,遗溺,鼠鼷肿痛,小便不通。
5参考资料^[1]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4.
^[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5]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2.
^[6]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4.
感恩有你
中国老张
非著名艾灸从业人员
本平台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问题请及时就医。
中国老张,愿做大家艾灸路上健康的守护者。有艾灸问题记得留言或咨询俺哦.
感谢大家的分享与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