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复视的中西医诊疗方法
TUhjnbcbe - 2021/5/13 15:32:00

今天上午,来自莱西因“左上肢持续麻木发凉半年”来诊的林大姐,接受了第二次针刀治疗,经过上周一次针刀治疗后,林大姐的上肢麻木发冷症状已经减轻了大半,手背部的肿胀也基本消退,经过二次针刀治疗后,患者感觉症状进一步减轻,只有手掌尺侧还感觉轻微的麻木刺痛。这也是继上周出院的高区刘大姐之后的又一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只是有所不同的是,林大姐还同时伴有颈6/7椎体的先天性融合畸形。

手臂麻木发凉,也许病因在斜角肌!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斜角肌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又叫“前斜角肌综合征”,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从而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一组血管、神经受压的相应临床综合征。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而我们接诊的这两例患者都是中年妇女。

再来看解剖,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其肌纤维向前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的斜角肌结节,其止点附着处的后缘和第l肋骨上面构成一个锐角,其抵止部附近为腱组织。中斜角肌起自C2~7橫突后结节,向下偏外止于第1肋骨上缘锁骨下动脉的后方;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骨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间隙。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由前斜角肌后侧,经这三角间隙穿出,进去锁骨下方。

斜角肌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

前斜角肌随呼吸而伸缩,吸气时肌收缩将第1肋骨上抬,使此三角间隙变小,正常生理情况下,此间隙尚有一定的代偿余地,不会对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发生压迫或刺激症状。但是,当颈部处于后伸侧屈位时头部突然向对侧和侧屈方向旋转,使一侧前斜角肌受扭转牵拉而损伤,或保护性痉挛,或是现代人坐姿不良导致的废用性痉挛,均可导致斜角肌发生肥厚和纤维化时,从而牵扯第一肋骨抬高而间接压迫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引起神经血管受压迫,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肌性畸形和骨性畸形因素的存在。

另一方面,在脊椎病因学角度来看,前、中斜角肌受第3、第4颈神经支配,当2~4颈椎的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错位时,也可刺激相关神经,导致前、中斜角肌痉挛,从而出现臂丛神经受压迫损害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同时或伴有锁骨下动脉受压及损害症状。

解剖是诊断的基础!

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肢血管、神经压迫症状、肩颈部疼痛、耸肩等表现,整个病程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早期以臂丛神经受压为主,以只有局部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血管受压症状。典型的斜角肌综合征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以尺神经或正中神经的放射性疼痛为最早且常见。有的可累及到整个上肢肩背和颈部,常以劳累及搬抬重物时诱发,休息或上抬肩部可以缓解。随病情进展,发生神经支配区的感觉过敏、灼热或麻木感。病程稍长即出现上肢无力和肌肉萎缩,以手的握力下降为主。肌肉萎缩多数发生在手的骨间肌和鱼际肌,尺神经、正中神经支配区或整个手掌浅感觉减退,手指及腕部肌力减弱,上肢腱反射减弱,锁骨上窝处常有压痛,按压此处上述症状加重。

2.血管:血管受压症状者,多发生于病程后期,动脉受压表现为缺血性改变,症状为患肢胀痛,夜间较重,苍白、发冷、间歇性上肢乏力,偶伴有雷诺氏现象。静脉受压表现为上肢的瘀血水肿,静脉怒张,桡动脉搏动较对侧减弱,患肢温度降低。

3.试验性检查:前斜角肌紧张试验(艾迪森试验):嘱病人坐位,两手放在膝部,将头转向病侧,抬高颏部,并使其过度向上伸展,然后深吸气,阳性反应为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症状体征虽复杂,但是诊断要点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锁骨上窝前斜角肌部位疼痛胀满牵制感;

2.患肢神经受压症状,出现放射性疼痛和触电感;

3.患肢血管受压症状,凉、胀肤色改变;

4.艾迪森征阳性。

直径只有0.8mm的小针刀并不可怕!

诊断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治疗。我们的治疗方案就是针刀松解加针灸、中药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针刀松解以颈3-5椎体棘突间、关节突点、颈椎3-6患侧横突末端前后结节压痛点为重点松解部位,操作规程:患者先取去枕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床头,左手从颈侧按压颈椎横突末端针刀松解点,以左手拇指加压分剥横突前的血管、神经,针体与左手拇指的用力方向一致,使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垂直皮肤刺入,不必直达横突骨面,穿刺过程需掌握进针深度,并不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串麻感,注意避让神经,当手下感到肌肉坚硬或痉挛的感觉时,可将刀口线调转45°即垂直前斜角肌纤维方向刺切2~3刀,纵疏横拨数下出针。第1肋骨上缘斜角肌止点,因操作难度大,风险高,不做常规推荐。再取俯卧位,行相关椎体节段椎周肌群常规松解,术后配合常规整脊手法,每两次治疗间隔7天。

再从中医角度论,患者病位在颈,串及上肢,多伴有上肢的麻木发冷畏寒喜暖,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血管神经压迫症状,葛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是笔者推荐的方子,再结合针灸的循经取穴,针药手法结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解剖部位把握准确,单纯手法治疗,效果也是十分可靠的。

天寒地冻,医院人基层服务的热情,同韩冰主任、毕晓娟主任、邵进军主任、孙静主任最近开启的是上午出诊,下午义诊模式,还有针灸科柳森大夫也加入了我们的义诊队伍中,纪事记录只能在碎片时间内完成,但是既然开始了,就没有中断的理由!

义诊图片掠影

“把下乡纪事化,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疗通俗化”,医院全科医生宋国政,未来一年,医院挂职服务,我会根据基层实践,结合临床生动案例,用中西医两种思维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够在中西医融合、基层卫生建设、学术交流、心声流露等方面,为同行、朋友、民众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视的中西医诊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