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吃不下、睡不好,整天神疲乏力,无精打采,到医院也查不出什么病,那你可能就是“疰夏”了!“疰夏”虽说不是大病,不过对于体弱的老年人而言,如不引起重视,也可能引发大问题!
为什么会“疰夏”
“疰夏”是在中医里指人在夏季出现的一组不适症状,包括失眠、心烦、没胃口……浑身不舒服,又称“湿阻、苦夏”,致病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
“外因”指的是“暑邪”,夏季温度高、湿度大,蒸腾的暑气、湿热均易侵入人体。
“内因”则为人体本身的虚弱或者湿热过重,以脾胃为主的脏腑功能一时无法适应夏季湿热的气候环境,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功能紊乱。
疰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症状:
1
●
气阴两亏型
主要是由于夏季,人体内阳盛阴衰,且大量出汗,导致耗气伤阴。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疲倦怠、眩晕多汗、心烦口渴、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同时舌体胖大,两边有齿痕。
2
●
暑湿困脾型
暑热和湿气夹杂,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沉重、全身无力,失眠多梦或倦怠嗜睡,同时腹部感觉胀满,吃不下东西,口中淡而无味,胸闷恶心,大便溏薄等。对于女性而言,疰夏还可能导致持续的功能性低热。
缺乏维生素B
也是导致疰夏的重要原因
导致疰夏的原因不少,其中缺乏B族维生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会增加体内B族维生素的消耗,大量出汗也会使人体丢失大量B族维生素,以至于出现各种不适,因此,老年人在夏天应有意识地补充B族维生素。
提升食欲
补维生素B1
在大米饭中掺入燕麦、荞麦、玉米等五谷杂粮,在每天要吃的克肉类中,如吃猪肉,尽量吃瘦猪肉都是补充维生素B1的好办法。
减轻疲乏
补维生素B2
含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有猪肝、猪肾、牛奶、小麦胚芽、粗粮。猪肝不仅维生素B2含量丰富,维生素A、铁、锌、硒含量也丰富。
由于“肝脏是解毒器官”等宣传,很多老年人不敢吃猪肝。实际上,只要来源正规,猪肝新鲜,并注意食用量,完全不必担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月摄入2—3次,每次半两左右。
缓解心烦失眠
补维生素B6
由于维生素B6在植物性食物中利用率低,因此夏季素食者更易缺乏维生素B6。鸡鸭等禽肉、鱼肉俗称的“白肉”,维生素B6含量更丰富。
为了避免吃禽肉时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建议老年人每周吃半斤至左右的鸡或鸭,可以平均分成四份,一周吃完。吃时可以去皮吃肉,减少脂肪的摄入。
糖友
注意补维生素B12
很多“老糖友”长期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这种药物可能会造成维生素B12缺乏,如果你时常出现浑身没劲、身体疲乏、手脚麻木或刺痛等情况,就要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由于维生素B12主要是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则需避免高脂肪,医院营养科医生,通过直接服用维生素B12或者复合B族维生素片来补充。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如需直接服用维生素片来补充维生素,应先咨询医生,不能自作主张将维生素片当补药吃,否则可能保健不成反得病!
“三高”老人
别把中风先兆当“疰夏”
对于“三高”老人而言,如果出现神疲体倦、头晕眼花、头痛脑胀等类似疰夏的症状,应引起高度警惕!
夏季缺血性脑中风的高发时节。有相当一部分脑中风发生时的症状并不典型,尤其是梗塞发生在脑部微小血管时,也就是俗称的“小中风”,其发生前或发生时的症状和“疰夏”非常相似,极易被老年人忽视。
相似症状一
哈欠连连
“疰夏”会引起神疲乏力、失眠,都会使人经常打哈欠。但“三高”老人如果哈欠连天,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腔愈来愈窄,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据临床报告,80%的脑梗患者在发作前5—10天内,会出现频频打哈欠的现象,这是重要的报警信号,可能预示缺血性脑中风在近期发生。
相似症状二
困倦嗜睡
困倦嗜睡是“疰夏”的典型表现,但“三高”老人如果整天昏昏欲睡,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使得神经及器官暂时麻痹,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相似症状三
头晕眼花
头晕眼花也是老年人“疰夏”的常见症状。但是,如果出现的头晕目眩表现为“天旋地转”,单眼或双眼有一过性发黑,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当小脑供血不足时,会影响平衡功能,头晕就会表现为周围物件都在旋转;而眼前发黑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这些症状即使为一过性后消失,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更应立即就医。
相似症状四
头痛
“疰夏”引发的头痛被称为“疰夏性头痛”,又称“热头痛”。夏季,当汗液蒸发过多,人体就容易脱水,脑脊液也相应减少,颅骨和脑组织的间隙就会加大。当体位变化,尤其是站立时,脑组织因轻度“下沉”或“震动”,使得脑上的神经根和血管受到牵拉,因而出现头痛症状。
头痛也是出血性脑中风的讯号,这种头痛往往起初为间断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五大穴位健脾祛湿防“疰夏”
1百会穴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至发热。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下,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两碗粥健脾利湿防疰夏
?祛湿热:红豆薏米粥
注意:红豆分红小豆与赤小豆,红小豆重养心气,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湿的效果,所以此处选用的是赤小豆,另外,如果您湿气比较重,就选用生薏米,如果您湿气没有那么严重,可以选用熟薏米。
?祛湿寒:茯苓山药豆蔻粥
茯苓、山药可以健脾利湿,药性偏温;豆蔻属热药,有开胃燥湿、健脾的作用。
专家支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
医院副主任医师谢吟灵
部分资料来源:
健康上海
跟我玩聚乐部地址双塔西街牛站一巷山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跟我玩聚乐部公交乘坐路线:路、25路、路、4路、13路、77路、路、路、路、路、K3路。体育馆站下车往东约米。
地铁乘坐路线:地铁2号线体育馆站下车往东约米。
联系方式-
↑↑↑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