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甲状腺穿刺术一
TUhjnbcbe - 2021/9/5 20:51:00
甲状腺穿刺术

编辑

甲状腺穿刺术,是一种用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中文名

甲状腺穿刺术

类别

诊断方法

用途

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

相关

Martin

目录

1概述

2定义

概述

编辑

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现在已经确定为准确性很高的诊断方法,常规用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的第一步(1-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北美洲成人的患病率为4%~7%,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1%,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大约出现,个新结节(5)。最近一项对美国甲状腺协会临床成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96%)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结节。所以,我们估计仅美国每年进行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就有,~,例。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者数以百万计。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检查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章将介绍活检技术,细胞学诊断,并发症,细针抽吸结果,诊断缺陷,以及对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处理有用的其他信息。

定义

编辑

Martin和Ellis于年首次报道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当时他们使用的是18号针。随后,有报道使用Silverman或Tru-Cut针行针刺切割活检组织学检查者。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这些技术均未被广泛接受。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也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广泛应用(8,9)。

甲状腺结节

编辑词条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医院就医。

甲状腺结节(2)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知乎精选

英文名称thyroidnodule多发群体中年女性就诊科室外科常见症状甲状腺可肿大,并可扪及肿块

概况

科普文章

知乎精选最新

目录

1病因介绍

2临床表现

3检查方法

4诊断方式

5治疗方式

6词条图册

1病因介绍

编辑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有多种病因引起。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2临床表现

编辑

甲状腺结节1.结节性甲状腺肿

以中年女性多见。在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垂体分泌TSH增多,甲状腺在这种增多的TSH长期刺激下,经过反复或持续增生导致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结节内可有出血、囊变和钙化。结节的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触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为中等硬度,少数患者仅能扪及单个结节,但在作甲状腺显像或手术时,常发现有多个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多,一般仅有颈前不适感觉,甲状腺功能检查大多正常。

2.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本症起病缓慢,常发生于已有多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以女性多见,可伴有甲亢症状及体症,但甲亢的症状一般较轻,常不典型,且一般不发生浸润性突眼。甲状腺触诊时可扪及一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楚,质地较硬,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部位无血管杂音。甲状腺功能检查示血中甲状腺激素升高,由功能自主性结节引起者,核素扫描示“热结节”。

3.炎性结节

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他感染少见。亚甲炎临床上除有甲状腺结节外,还伴有发热和甲状腺局部疼痛,结节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较坚韧;后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多见于中、青年妇女,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少,检查时可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质地硬韧,少有压痛,甲状腺功能检查时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常呈强阳性。

3检查方法

编辑

1.血清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不能排除甲状腺癌但说明其可能较小,有甲亢或TSH降低,均提示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结节或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但在C细胞增殖早期需要用五肽促胃液素和钙刺激。

2.核素扫描

扫描对区分良恶性病变意义较小。大多数良性和恶性实质性结节相对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为低功能,因此,发现冷结节很少有特异性,而且周围正常腺体组织重叠摄取核素可漏诊小的结节。许多甲状腺癌可摄取Tc,因此,热结节中仍有一部分癌症病例。

3.超声诊断

超声对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对鉴别良、恶性价值很小。但在判别结节大小,鉴别结节部位、引导定位穿刺上很有意义。

4.其他核素检查

正电子放射断层(PET)可用于检查结节性甲状腺病变,鉴别良、恶性肿瘤,质子磁共振似乎可鉴别正常腺组织及癌组织。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结节处理很有帮助,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了术中恶性肿瘤的发现率,减少了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费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达70%~90%,与穿刺及细胞学诊断的经验有关。

6.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

FNAC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有90%的符合率。仅有5%的假阴性率和5%的假阳性率。当然符合率取决于操作者的成功率,差异较大。

7.颈部X线检查

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则提示有恶性病变。

8.甲状腺功能测定

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

4诊断方式

编辑

1.血清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进行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TSH降低,提示甲状腺结节为自主高功能性结节,绝大多数为良性结节。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绝大多数正常。

2.血清降钙素水平的测定

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家族史者,应检测基础或刺激状态下血清降钙素水平。如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结节为甲状腺髓样癌。

3.甲状腺超声检查

高清晰甲状腺超声检查是评价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方法。它可判别甲状腺结节性质,如结节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结节边缘状态、内部结构、回声形式、血流状况和颈部淋巴结情况。对甲状腺囊肿性结节具有可靠诊断价值。也可用于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

4.甲状腺核素显像

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性并不强,但此检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评价结节的功能。依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摄取能力将结节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

5治疗方式

编辑

1.实质性单结节

甲状腺结节核素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较小。冷结节多需手术治疗。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或儿童的单发结节,因恶性可能大,应早日手术。

2.多结节甲状腺肿(MNG)

传统认为MNG发生癌的机会要比单发结节少。而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扪诊为单发结节者实际上是多发结节,现在认为两者之间癌的发生率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对于MNG的处理首先要排除恶性。若sTSH降低提示为甲亢。若FNA细胞学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者,应予手术治疗。

3.摸不到的结节

近年来由于B超、CT、MRI的发展,在作其他检查时,可意外地发现小的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也无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节小于1.5cm,只需随访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在超声指导下作FNA,然后根据细胞学结果,再进一步处理。

4.放射结节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者易发生甲状腺癌,放射后早至5年,晚至30年。凡头颈部接受放疗后甲状腺出现结节者,应作FNA确诊。

甲状腺肿瘤

锁定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田文(主任医师)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女性多见。症状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部分病人还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甲状腺肿瘤种类多,有良性和恶性,一般来说,单个肿块,生长较快的恶性可能性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

西医学名

甲状腺肿瘤

所属科室

外科-

发病部位

甲状腺

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目录

1甲状腺介绍

?解剖结构

?生理

2甲状腺良性肿瘤

3甲状腺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甲状腺癌

?淋巴瘤

?转移瘤

?专家观点

甲状腺介绍解剖结构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犹如盾甲,所以称之为甲状腺。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和峡部。左右两叶位于喉下部与器官上部的两侧面。上端自甲状软骨的中点,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环,有时达胸骨上窝或胸骨后。

生理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酪氨酸的有机结合碘,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10%为T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甲状腺良性肿瘤

甲状腺良性肿瘤很常见,在颈部肿块中,甲状腺瘤约占50%。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瘤体较大时,会因为压迫气管、食管、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当肿瘤合并出血而迅速增大时会产生局部胀痛。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有恶变可能,一部分虽然是良性,但呈“热结节”(即高功能性),所以需要积极治疗。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T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学分为滤泡型腺瘤(follicularthyroidadenoma,FTA)和乳头型腺瘤(papillarythyroidadenoma,PTA)两种,以前者最常见,约占甲状腺腺瘤的70%~80%,后者相对较少见,应与乳头状癌鉴别。腺瘤周围常有完整包膜。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性别、遗传因素、射线照射(主要是外放射)及TSH长期过度刺激有关。甲状腺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起病隐匿,以颈部包块为主诉,多无症状,病程中突然增大(出血)者常伴有局部胀痛。查体发现颈前区结节,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局限于一侧腺体,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如伴有囊性变或出血,则结节大多因张力高而“质硬”,可有压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显示包块边界清楚,血供不丰富,可有囊性变。甲状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20%)和恶变(发生率约10%)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切除。一般应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包括腺瘤在内);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术,但应楔形切除,即腺瘤周围应裹有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判断有无恶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

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goiter,NG)的原因可能是由饮食中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酶缺乏所致,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而于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大多数呈多结节性,少数为单个结节。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久病者部分区域内可有较多纤维化或钙化,甚至骨化。甲状腺出血往往有骤发疼痛史,腺内有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者,质地较硬;有钙化或骨化者,质地坚硬。一般可保守治疗,但结节因较大而产生压迫症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亢症状时应手术治疗。

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是与甲状腺发育相关的先天性畸形。胚胎期,甲状腺是由口底向颈部伸展的甲状腺舌管下端发生的。甲状腺舌管通常在胎儿6周左右自行锁闭,若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即可形成先天性囊肿,感染破溃后成为甲状腺舌管瘘。本病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男性为女性的2倍。表现为在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有直径1~2cm的圆形肿块。境界清除,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并能随吞咽或伸、缩舌而上下移动。治疗宜手术切除,需切除一段舌骨以彻底清除囊壁或窦道,并向上分离至舌根部,以免复发。

亚急性甲状腺炎

又称DeQuervain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较硬。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有典型的病史,包括起病较急,有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疼痛常波及患侧耳、颞枕部。常有体温升高、血沉增快。急性期,甲状腺摄I率降低,多呈“冷结节”,但是血清T3和T4升高,基础代谢率略增高,这种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轻者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即可,较重者常用泼尼松及甲状腺干制剂治疗。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十万分之3.6增加到十万分之8.7,大约增加了2.4倍(P0.),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国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据统计,其中男性约0.8-0.9/10万,女性约2.0-2.2/10万。

发病机制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相关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

1、癌基因及生长因子:近代研究表明,许多动物及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序列的过度表达、突变或缺失有关。

2、电离辐射:目前已查明,头颈部的外放射是甲状腺的重要致癌因素。

3、遗传因素: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一些甲状腺癌患者中,常可询及家族史

4、缺碘:早在20世纪初,即已有人提出有关缺碘可导致甲状腺肿瘤的观点

5、雌激素:近些年的研究提示,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当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甲状腺,尚不明确。

甲状腺癌

病理分类

1、乳头状癌(papillarycarcinoma)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而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follicularcarcinoma)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anaplasticthyroidcarcinoma)约占5%-10%,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总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未分化癌上述症状发展迅速,并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Horner综合征。颈丛浅支受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处的疼痛。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

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1、甲状腺功能化验: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较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TSH降低情况下的冷结节或温结节,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穿刺活检等)。

2、核素扫描: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ECT)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出:“ECT检查的结果包括高功能性(比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摄取率高)、等功能性或温结节(与周围组织摄取率相同)或无功能性结节(比周围甲状腺组织摄取率低)。高功能结节恶变率很低,如果患者有明显或亚临床甲亢,则需对结节进行评估。如果血清TSH水平较高,即使是仅在参考值的最高限也应对结节进行评估,因为这时结节的恶变率较高”。但是ECT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或微小癌常不能显示,故对此类结节不宜使用ECT检查。

3、B超检查: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是细针穿刺活检(FNA)实施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检查手段。欧美指南中均提及超声下可疑恶变指征,包括: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边界不清晰、结节高度大于宽度、实性结节、以及晕圈缺如。国内有人曾将结节形态、边界、纵横比、周边声晕、内部回声、钙化、颈部淋巴结情况等方面对结节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比术后的病理结果,统计得出结节形态、钙化、内部回声情况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更具相关性,可着重观察这方面特征(仅针对乳头状癌)。

4、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针吸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及粗针穿刺活检两种,前者是细胞学检查,后者是组织学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恶变的甲状腺结节,可采用该方法明确诊断。目前一般采用细针活检,操作时病人仰卧,呈颈部过伸位。宜采用局部麻醉。强调多方向穿刺的重要性,至少应穿刺6次,以保证取得足够标本。穿刺时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结节,以右手持针筒,回抽针栓以产生负压,同时缓慢向外将针头拔出2mm,再刺入,重复数次后见针内细胞碎屑后停止抽吸,去除负压,拔出针头,脱开针筒,针筒内吸入数毫升空气,接上针头,并将针头内标本排到玻片上,要求能有1-2滴橘红色液体,内有细胞碎屑。然后涂片检查。

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常以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s)为其明显表现,因此,当临床上遇到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候,区别结节性质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病如下:

1、单纯性甲状腺肿:为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病因。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而由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结节是腺体在增生和代偿过程中发展而成的,大多数呈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少数为单个结节性。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久病者部分区域内可有较多纤维化或者钙化、甚至骨化。由于结节的病理性质不同,他们的大小、坚硬程度、外形不一。甲状腺出血往往有骤发肿痛史,腺体内有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者,质地较硬;有钙化及骨化者,质地坚硬。

2、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常较坚硬。有典型病史,包括起病急、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急性期,甲状腺摄I率降低,显像多呈“冷结节”,血清T3和T4升高,呈“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对称弥漫性甲状腺肿,无结节;有时由于肿大不对称和表面有分叶,可状似结节,硬如橡皮,无压痛。此病起病缓慢,呈慢性发展过程,但是与甲状腺癌可同时发生,临床上不易鉴别,须引起注意。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常升高。?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粘连固定。骑兵和发展过程缓慢,可有局部隐痛和压痛,伴以明显压迫症状,其临床表现似甲状腺癌,但是局部淋巴结不大,摄I率正常或偏低。

3、甲状腺腺瘤:由甲状腺腺瘤或多发的胶性结节所致。单个或多个,可与甲状腺肿同时并存或单独出现。腺瘤一般呈圆或椭圆形,质地大多比周围甲状腺组织硬,无压痛。在扫描图上显示摄I功能为正常、增加或减低;甲状腺显像分别为“温结节”“热结节”“冷结节”。甲状腺摄I率可正常或偏高。肿瘤发展缓慢,临床上大多无症状,但是部分病人发生功能亢进症状。

4、甲状腺囊肿:囊肿内含血液或清澈液体、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可相当坚硬,B超常有助于诊断,临床上除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外,大多无功能方面改变。[1]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碘治疗、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疗。

1、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结果的依据。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范围最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低危组病例腺叶切除后30年复发率为14%,而全切除术为4%,一般对高危组的病人,首次手术的范围并无太多争论,有报告TNMIII期的病例腺叶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26%,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10%,而甲状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之间并无区别。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增加,而腺叶切除很少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几乎不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近来不少学者认为年龄是划分低危和高危的重要因素,并根据低危、高危分组选择治疗原则。对低危组病人采用腺叶及峡部切除,若切缘无肿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对高危组病人采取患侧腺叶、对侧近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为宜。也可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来设计手术:?腺叶+峡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1cm、明确局限于甲状腺一叶内的低危组患者;?甲状腺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近全切,适用于肿瘤直径大于1cm,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于高度侵袭性的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淋巴结肿大,肿瘤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15岁以下或45岁以上病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达90%,对该组病例应考虑全甲状腺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同样有争论,是常规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淋巴结清扫,或只切除能触及的肿大淋巴结,尚无定论。荟萃分析资料提示仅两个因素可帮助预测是否颈淋巴结转移,即肿瘤缺乏包膜和甲状腺周围有肿瘤侵犯。该两因素均不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38%,两因素均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87%。

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效果固然可以肯定,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却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目前对于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决定非常谨慎。尤其是低危组病人,若手术时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不作颈淋巴结清扫。如发现肿大淋巴结,应切除后做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可作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前者指清除颈总动脉内测、甲状腺周围、气管食管沟之间及上纵隔的淋巴结组织;后者指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由于再次手术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因此有主张首次手术时及时未见肿大淋巴结,也行中央区清扫。对高危组病人,肉眼可见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至包膜外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应作改良颈淋巴结清扫;若疾病分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犯广泛者,则应作传统淋巴结清扫。 2、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做次全或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甲状腺素片的剂量,应根据TSH水平来调整,但是对于TSH抑制的精确范围,尚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来讲,有残余癌或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TSH应维持在0.1mU/L以下;然而复发低危的无病患者TSH应维持在正常下限附近(稍高或稍低于正常值下限);对于有实验室检查阳性但无器质性病变(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影像学阴性)的低危组患者,TSH应维持在0.1-0.5mU/L;对于长年无病生存的患者,其TSH或许可以维持在正常参考值内。可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每天75ug-ug,并定期测定血T4和TSH,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3、放射性核素治疗(碘治疗):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癌,术后应用碘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主要是破坏甲状腺切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对高危病例有利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应用碘治疗目的是:①破坏残留甲状腺内隐匿微小癌;?易于使用核素检测复发或转移病灶;③术后随访过程中,增加用状腺球蛋白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价值。

4、体外照射治疗(EBRT):主要用于除了乳头状癌以外的其他甲状腺癌。[2-3]

疾病预后

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总的来说是好的,不少甲状腺癌已经有转移,但是病人仍然能存活10余年。涉及预后的因素很多,诸如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的范围、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等,其中以病理类型最重要。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较长时间存活,特别是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性倾向良好,预后最好,隐性乳头状癌预后更好,但是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往往在半年内死亡。肿瘤体积越大,浸润的机会越多,其预后也越差。据有关统计学资料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原发肿瘤未获控制或出现局部复发可导致死亡率增高,肿瘤直接蔓延或浸润的程度比淋巴结转移更具有重要性。

饮食注意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和工作,适当控制富碘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烟酒等。需重视甲状腺检查,包括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

淋巴瘤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1%~2%,男:女为1:3。大多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基础上发病,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中唯一女性发病为主的肿瘤。以中老年女性多见,主要为颈部肿物,肿物增大速度不一致,速度较快者者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可伴有吞咽困难,如压迫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偶尔侵及喉返神经,引起声嘶及局部疼痛;部分生长缓慢,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病不易区别。本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手术活检,易与以小细胞为主的未分化癌混淆。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发展到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转移瘤

甲状腺转移瘤并不多见,据尸检检查资料,死于播散性癌症患者的甲状腺,有4%~24%受累。甲状腺转移瘤的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邻近结构直接扩散(如咽喉、食管等)、淋巴转移(常见的主要是乳腺癌)、血行转移(乳腺癌、肺癌、肾细胞癌、皮肤黑色素瘤、纤维肉瘤、肝及胆道癌、卵巢癌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手段,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

专家观点

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需高度重视。甲状腺手术由于容易出现声音嘶哑、低钙等手术并发症,手术切除范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技术条件等进行判断,需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同时尽量争取保留好神经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技巧及加强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努力方向。对于有疤痕体质及有特殊美容要求者也可行腔镜下颈部无疤痕的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

该版本已锁定

摘要

甲状腺

甲状腺(拉丁语:Glandulathyr(e)oidea;英语: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类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甲状腺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调节身体对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甲状腺依靠制造甲状腺素来调整这些反应,有triiodothyronine(T3)和thyroxine,也可称为tetraiodothyronine(T4)。这两者调控代谢、生长速率还有调解其他的身体系统。T3和T4由碘和酪胺酸合成。甲状腺也生产降钙素(Calcitonin),调节体内钙的平衡。

中文名:甲状腺

外文名:Glandulathyr(e)oidea

性质:内分泌器官

功能:调节体内钙的平衡

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

目录

1形态特征

2解剖结构

2.1内部构造

2.2两层被膜

3主要功能

3.1甲状腺激素

展开

形态特征

甲状腺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外覆有纤维囊,称甲状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组织将腺体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叶,囊外包有颈深筋膜(气管前层),在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之间常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解剖结构

内部构造

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棕红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称峡部),呈“H”形,约20~30克。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

(1)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

(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人体其它系统(如呼吸系统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和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两大生物信息系统,没有它们的密切配合,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包括许多内分泌腺,这些内分泌腺受到适宜的神经刺激,可以使这些内分泌腺的某些细胞释放出高效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被送到远距离的相应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高效的化学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受到神经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人体相应器官而发挥生理效应。

在青春期甲状腺发育成熟,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克。两个侧叶各自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高度为4~5厘米,峡部宽度为2厘米,高度为2厘米。女性的甲状腺比男性的稍大一些。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甲状腺很小很薄,因此在颈部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如果在颈部能摸到甲状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认为甲状腺发生了肿大。这种程度的肿大往往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女性青春发育期,一般不是疾病的结果,但有时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人的甲状腺重20~30g,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它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下方,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联,呈“H”形。

甲状腺由许多滤泡组成。显微镜下所见:滤泡由单纯的立方腺上皮细胞环绕而成,中心为滤泡腔。腺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部位,滤泡腔内充满均匀的胶性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复合物,也是甲状腺激素的贮存库。滤泡形态学的改变可反映腺体功能状态:腺体活动减弱时,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滤泡腔内贮存物增加;如果活动亢进,腺泡上皮呈柱状,滤泡腔内贮存物减少。

两层被膜

甲状腺详解图片(10)甲状腺的被膜和毗邻,甲状腺有两层被膜: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称为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自身的外膜伸入腺实质内,将腺体分为若干小叶,即纤维囊,又称甲状腺真被膜。腺鞘与纤维囊之间的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甲状旁腺等.手术分离甲状腺时,应在此间隙内进行,并避免损伤不该损伤的结构。在甲状腺左右叶的上端,假被膜增厚并连于甲状软骨,称为甲状腺悬韧带;左右叶内侧和甲状腺峡后面的假被膜与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形成甲状腺外侧韧带.上述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为判断甲状腺是否肿大的依据。喉返神经常在甲状腺外侧韧带和悬韧带后面经过,甲状腺手术处理上述韧带时注意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主要功能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器官部位,每年患上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数不胜数。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呈薄薄的一层,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血液供应主要有四条动脉,即甲状腺上下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甲状腺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约有-μg无机碘化合物,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循环,迅速为甲状腺摄取浓缩,腺体中贮碘约为全身的1/5。碘化物进入细胞后,经过氧化酶的作用,产生活性碘迅速与胶质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结合,形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碘化酪氨酸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偶联结合成甲状腺素(T4),MID和DIT偶联结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贮存于胶质腔内,合成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以利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甲状腺素(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分别形成生物活性较强的T3和无生物活性的rT3。脱下的碘可被重新利用。所以,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三者均低于正常值。甲状腺素分泌量由垂体细胞分泌的TSH通过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调节。而TSH则由下丘脑分泌的TRH控制,从而形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甲状腺功能。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甲状腺激素又会反过来刺激下丘脑与垂体,抑制下丘脑分泌的TRH与垂体分泌的TSH,从而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效果,这种调节又叫反馈调节。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甲状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它们是一组含碘的酪氨酸,它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腺细胞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人体每天从饮食摄取~μg碘,其中约有1/3碘进入甲状腺。甲状腺含碘总量约8μg,占全身含碘量的90%,说明甲状腺具有很强的泵碘能力。甲状腺功能亢进,泵碘能力超过正常,摄入碘量增加;低下时则低于正常,摄入碘量减少。故临床把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I)的能力作为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方法之一。碘离子被摄入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后,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迅速氧化为活化碘,然后经碘化酶的作用使甲状球蛋白中的酪氨酸残基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再在缩合酶的作用下,将它们缩合成T4或T3。这样,含有四种酪氨酸残基的甲状球蛋白贮存在滤泡腔内(请参阅生物化学有关章节)。

甲状腺受到TSH的作用,释放甲状腺激素时,腺上皮细胞先通过吞饮作用把滤泡腔内的甲状球蛋白吞入腺细胞,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使甲状球蛋白分解,解脱下来的T4和T3因能抗拒脱碘酶的作用,分子又小,可以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甲状球蛋白分子上的T4数量远远超过T3,所以分泌的激素中T4约占总量的90%,T3分泌量较少,但其活性大,是T4的5倍。T4每日分泌总量约96μg,T3约30μg。T4释放入血后,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另一部分则呈游离状态在血中运输,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维持T4、T3在血液中的动态平衡,因为只有游离型,才能进入细胞发挥作用。T3释放入血后,因为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小,主要以游离型存在。每天约有50%的T4脱碘转变为T3,故T3的作用不容忽视。

自身调节

甲状腺功能的自身调节,这是指在完全缺少TSH或TSH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甲状腺自身对碘供应的多少而调节甲状腺素的分泌。当食物中碘供应过多时,首先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碘的转运发生抑制,同时使合成过程也受到抑制,使甲状腺激素合成明显下降。如果碘量再增加时,它的抗甲状腺合成激素的效应消失,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此外,过量的碘还有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作用。相反,外源碘供应不足时,碘转运机制将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也增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低。碘的这种作用原理尚不清楚。

交感神经作用

甲状腺滤泡受交感神经支配,电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甲状腺病

甲状腺当你发现颈部增粗或有肿块时,如果肿大是对称的一般是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引起的,如果颈部突起或者肿大不对称,则一般是甲状腺结节。当有脖子发觉有变粗即使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也应想到是否发生了甲状腺肿大或其他甲状腺疾病。医院就诊。一般医生通过甲状腺触诊就可以告诉你甲状腺是否肿大、是否有肿物。甲状腺疾病多种多样,有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肿物者,才能确定甲状腺疾病的性质,一般需要进一步做些检查,如抽血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还需做甲状腺的放射性核素和超声波检查,甚至做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当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性情急躁、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当你发现有怕冷、浮肿、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该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当你感觉颈部疼痛并有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时,应想到有无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遇到以上这些情况,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以便做进一步检查,这样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疾病分类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并发症)

3.甲状腺功能减退

4.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

5.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6.亚急性甲状腺炎

7.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8.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甲状腺功能增强、减弱,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过少,所导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

功能亢进

指甲状腺处于高功能状态即甲亢,其特征有甲状腺肿大、突眼症、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间比例为1:4~6,以20-40岁最多见,起病缓慢。临床上最常见的甲亢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主要病理表现及危害:

1.高代谢症群:患者可表现为怕热多汗,皮肤、手掌、面、颈、腋下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心悸、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2.甲状腺肿大

3.眼征:眼突出,甲亢突眼的原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的过量作用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使得眼外肌和提上睑肌张力增高。

4.神经系统:神经过敏、易于激动、烦躁多虑、失眠紧张、多言多动、有时思想不集中、有时神情淡漠、寡言抑郁者。

5.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可出现各种早搏及房颤等。

6.消化系统: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减轻。

7.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但少数患者仍能妊娠、生育;影响乳房发育。男性患者多阳痿。

功能减退

甲状腺机能低减症,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理效应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

主要分为:呆小病、幼年甲低、成人甲低三种,多见于中年女性。成人的甲状腺机能减退,不少由于手术切除、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使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导致。

主要病理表现及危害:

1.一般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糙、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瞌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

2.特殊表现: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浮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

3.心血管系统: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疾病后心肌纤维肿胀、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阳性)沉积以及间质纤维化称甲减性心肌病变。

4.生殖系统:男性可出现性功能低下,性成熟推迟、副性征落后,性欲减退、阳痿和睾丸萎缩。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闭经,一般不孕。无论对男女病人的生育都会产生影响。

5.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有如慢性关节炎、偶见关节腔积液。

6.消化系统:患者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

7.内分泌系统: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久病不治者亦或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质醇降低。

8.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多瞌睡、精神抑郁、有时多虑有精神质表现、严重者发展为猜疑性精神分裂症、后期多痴呆、环幻觉木僵或昏睡。

9、眼部表现上视不皱额,下视睑迟落;突眼、少瞬目,裂宽内聚难。良性突眼无感觉,恶性突眼症多。恶性突眼又称浸润性突眼,内分泌突眼等,突眼度在18毫米以上,可有眼外肌麻痹,眶周水肿等,病人常诉畏光、流泪、眼痛刺痛。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

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及亚急性甲状腺炎。

1.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于年由日本人桥本策首先报告并描述,因而得名,又称桥本氏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病的7.3%-20.5%。桥本氏病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也是儿童散发性甲状腺肿的常见原因,男女比例约为1:6-10。

主要病理表现及危害:

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初期时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机能可正常,少数病人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以出现甲状腺功能底下。

病患常表现怕冷、浮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多在30~50岁发病,女性比男性发病率多3-6倍。大多数病人甲状腺功能渝后可恢复正常,一些病人病情缓解后数月之内还可再次或多次复发。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的发病率不及10%,极少数病例可发展为桥本氏病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主要病理表现及危害:

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通常疼痛开始于一侧甲状腺的一边,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颌部放散,常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也可有发热,病后3-4天内达到高峰,1周内消退,也有不少病人起病缓慢,超过1-2周,病情起伏波动持续3-6周,好转后,在数月内可有多次复发,甲状腺可较正常时体积增大2-3倍或者更大,接触时压痛明显病后1周内,约一半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包括兴奋、怕热、心慌、颤抖及多汗等;这些症状是由于急性炎症时从甲状腺释放出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在疾病消退过程中,少数病人可以出现肿胀、便秘、怕冷、瞌睡等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但这些表现持续时间不长最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甲状腺结节

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病,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病因,在未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主要病理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可见到触及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为中等硬度。临床症状不多,仅为颈前区不适。甲状腺功能多数正常。但部分患者会出现继发性功能亢进或癌变。

甲状腺结节分多发性和单发性,一般来说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数是良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恶变的可能相对来说会大些。其中只有甲状腺癌是恶性疾病。但儿童期出现的结节50%为恶性,发病于青年男性的当个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新生结节或原有的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怀疑恶性病变。高速怀疑恶性疾病者宜尽早治疗。

甲状腺瘤

1.甲状腺腺瘤:临床常见的良性甲状腺肿瘤,指发生于颈部正中或附近的半球肿块,表现光滑,边缘清楚,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质地坚实,按之不痛,生长缓慢。

2.甲状腺囊肿:若甲状腺腺瘤血液循环不足,在结节内发生退行性病变,引起囊肿形成时称甲状腺囊腺瘤,或称甲状腺腺瘤。

3.功能亢进性腺瘤:合并有功能亢进症状者,称功能亢进性腺瘤,亦称毒性腺瘤,此种腺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较小。

4.乳状腺瘤:腺瘤内出现乳头状改变者,称乳状腺瘤,其恶变可能性较大。

甲状腺癌

基本信息

疾病名称:甲状腺癌

所属部位:颈部

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髓样癌。

1.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四种类型。它们的发病年龄、生长速度、转移途径、预后都明显不同,如乳头状腺癌术后10年生存率将近90%,而未分化癌变程很短,一般仅生存几月。

2.甲状腺癌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患者不易早期发现,即便出现肿块,也常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如果颈部摸到肿块,需特别留意肿块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以尽早发现病患,尽早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几招甲状腺癌的自测方法:

肿块形状:外形如果似蝴蝶,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果甲状腺某个部位出现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

肿块大小:肿块是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是囊肿的直径如超过2厘米,应疑似为甲状腺癌。

肿块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和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如果表面光滑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表面不光滑,则有甲状腺炎的可能。如果是单个结节肿大并且表面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怀疑癌肿。

肿块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增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程可能是数月至数年;而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较快,十几天内肿胀明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往往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因此常把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相互混用。实际上结节仅是形态的描述,它包括肿瘤、囊肿、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块。临床上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即使病理活检,有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增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也不易明确辨认。因此。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不易精确统计。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在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别。一般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甲状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并不常见,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手术证明单个结节者80%为良性肿瘤,20%为恶性肿瘤。单个结节的肿瘤发生率为15.6%-28.7%,而多发结节癌肿的发生率,一般不到10%.说明单个结节癌肿的可能性数倍于多发结节。就性别而言,甲状腺肿瘤多见于女性,其发病率女性较男性高4倍,但就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的比例看,男性高于女性,在每个年龄组中,甲状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发病率相似,但是儿童时期的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约占50%-71%,因此,对儿童期的甲状腺结节,应特别警惕癌的可能.

并发症状

肿瘤迅速变大,压迫气管,浸润食管及喉返神经而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食物时有阻塞感等并发症;严重者还可发生肺转移及骨转移。

发病原因

具体确切的病因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放射性损伤

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Ⅰ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2.碘和TSH

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3.其他甲状腺病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甲状腺4.遗传因素

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闰,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相关报道

据央视报道,网传不少关于碘盐的说法,比如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吃加碘盐造成的;沿海地区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再吃碘盐碘过量会甲亢。甲亢患者必须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要素。碘的摄入一定要科学,合理。

甲状腺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和医学专家日前表示,其实吃碘盐和甲状腺癌无关,即使是沿海一些富碘地区也要吃碘盐,如果不吃碘盐,那么碘缺乏的风险仍然很高。

通过食盐加碘来补充人体碘含量在欧洲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从未发生过造成人群碘中毒、碘过量或是其他损害健康的情况。我国相关专家也曾作过研究,发现碘盐和甲状腺癌发病率没有关系。相反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的结论,已被国际上广泛认同。

甲状腺穿刺是个什么鬼?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fine-needleaspiration),简而言之,就是用一根很细的针进入结节病灶里,抽取出一部分细胞,在显微镜下辨别结节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1.为什么要做穿刺?

有人会问,彩超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判断已经非常准确了,为什么要做穿刺呢,还做了其他检查,难道还不能明确结节的性质吗?

虽然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超声只是从结节的形态特征上来进行判断,仍然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情况。而且,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与超声医生的经验相关,对于经验尚不丰富的超声医生,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可能还不到90%。所以,有必要对怀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将抽取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诊断,明确结节的性质,所谓“确认过眼神,才能遇上对的诊断”。

2.穿刺会不会引起扩散?

目前的临床证据均表明,穿刺不会增加转移的风险,也不会影响手术和后期治疗的效果,国内外的治疗指南都推荐术前对可疑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活检,因此这成为了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诊断方法。

3.穿刺疼不疼?

穿刺前,会在进针位置的皮肤和皮下注射局麻药物,避免穿刺的过程中产生疼痛感。整个操作都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就像是拥有“透视功能”的眼睛一样,可以看到细针进入的位置方向是否准确,实时引导细针到肿块表面。穿刺针非常细,和平常打针输液时的针头差不多粗细,穿刺结束后,皮肤表面也只是留下一个细细的,不容易被看见的“针眼”,整个穿刺操作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所以大可保持放松的心情,不必紧张。

4.穿刺以后要注意什么?

穿刺后只需按压5-10分钟,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其他没有特殊的注意事项,也不需要用抗生素进行“消炎“,保持心情放松,待病理结果出来后,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甲状腺穿刺注意事项

通过触摸甲状腺或借助超声的引导,医生用套有穿刺针的注射器或穿刺枪吸取甲状腺病变部位的成分(包括甲状腺组织本身或结节),医院病理科室进行分析和评估,这就完成了一次甲状腺穿刺活检。为避免疼痛,医院还会为患者做局部麻醉。

穿刺活检并不是什么新兴检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医生就开展这项技术了。随着科学的发展,甲状腺穿刺活检的应用日趋广泛,甚至在有些国家作为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

甲状腺穿刺活检的优点

甲状腺疾病其实很复杂。比如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病因有很多,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病因也不少,有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等。病因不同,疾病的治疗是不同的,医生对疾病未来走向的判断也不一样。如果常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彩超甚至甲状腺核素扫描都难以确定病因,此时就需要借助甲状腺穿刺活检。

对于检出率颇高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穿刺活检也是目前判断其良恶性最好的方法之一。恶性结节需要手术治疗,而许多良性结节完全不必手术,只需定期观察。所以甲状腺穿刺活检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而且有助及早发现甲状腺的恶性肿瘤,成为避免误诊误治的法宝。

哪些情况需甲状腺穿刺活检?

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包括:

病因不明的甲亢、甲减、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cm,且甲状腺超声表现为实性低回声;

甲状腺结节直径虽小于1cm,但甲状腺超声提示有恶性征象,如低回声、边界不规则、微小钙化、结节内有血流;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0.5cm,且伴有高风险临床病史,比如头颈部放射治疗史、甲状腺癌家族史、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史等;

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但超声显示颈部淋巴结有肿瘤转移征象,淋巴结肿大、正常形态消失、内部伴微小钙化或液化等。

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触诊下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者穿刺定位更精确,安全性更高,也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甲状腺穿刺活检都不是万能的,它也会遇到「看不清」「看走眼」的情况,也就是即使穿刺活检也还是无法确诊,当然这种几率并不大。如果结节的性质无法确定或有疑问,需间隔至少3个月后再次穿刺,有条件的话,还可将活检组织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帮助确诊方法。

对于首次穿刺结果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建议随访,如发现结节直径增加超过20%或者超过2mm,也需再次穿刺活检。

穿刺引起癌细胞转移?纯属多虑

穿刺活检会引起组织细微的损伤,也可能会使穿刺针的针道中污染少量癌细胞,癌细胞会不会沿着损伤创面或针道扩散转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主要使用的是粗针穿刺,粗针穿刺引起的创伤性大,确有报道极少数病例因穿刺发生转移;而八十年代后,改用细针穿刺,创伤性要小得多,暂未有报道因穿刺而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情况。

这可能与细针更细、甲状腺癌本身恶性程度低有关。

因此,担心穿刺活检会导致肿瘤转移是多虑了。

穿刺前后,你应该了解的那些事儿

穿刺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如有出血倾向、难以控制的咳嗽及习惯性吞咽者,不适宜穿刺。正在使用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穿刺前需在医生指导下暂时停药。穿刺时,患者要放松心情,平稳呼吸,避免说话、咳嗽、吞咽,以免穿刺针造成组织损伤。

甲状腺穿刺活检的可能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疼痛

少数患者穿刺后,在穿刺部位有轻度疼痛,部分还可能从穿刺部位一直疼到耳朵后,这种情况一般无需处理,两三天可自愈。如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

出血或形成血肿

发生率低,多因穿刺后压迫不及时或压迫部位不准确引起。所以检查结束后务必自行压迫穿刺部位至少15分钟,医院。最好在检查结束后1小时再进食,同时避免太烫的食物或水。

如离院后疼痛加剧、颈部肿胀和瘀斑、呼吸困难、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则提示出血量多,请迅速就医。

损伤甲状腺邻近器官

比较多见的是损伤喉返神经导致的单侧暂时性声带麻痹,随后出现声音改变或声音嘶哑,发生率较低,为暂时性的,半年内可自行恢复。

感染

极少见,穿刺后几天内发生,多表现为高热、寒战,颈部疼痛肿胀,甚至吞咽困难,一般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需就医治疗。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八)

介入

超声引导FNAB的准确率(68%)高于采用触摸方式的FNAB(48%)。基于超声和临床表现的活检适应症的指南箭见表。在机构中,我们采用多方面资源综合的检查流程,有助于确定何时需要进行甲状腺结节活检及采用何种活检技术。

基于超声和临床表现的FNAB适应症指南

上图:基于超声特征的诊断流程图

超声引导定向穿刺活检流程图

学习要点:理解多发结节不一定是良性的非常重要,要小心确定每个可疑结节。如果有多个可疑结节,超过4个则应考虑FNAB。如果无可疑结节,并有正常的组织间隔,可对最大的结节行FNAB。

如果甲状腺增大并有多个表现相似的结节,无任何超声可疑征象或正常的组织间隔,FNAB则不用考虑,因为以上是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表现。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十)

无诊断的结果

FNAB样本报告为无诊断是指由于取样不够/不充分/不满意,滤泡细胞或胶质的质量或数量有限,使得细胞学检查无法得出可靠的诊断。超声引导FNAB无诊断的概率是7%-10%,低于触摸定位的FNAB。

无诊断的概率随着结节的囊性比例而增加,与操作者的经验4倍以上的增加,随着局部定位准确性提高可降低一半。

若样本中只见囊性液体(有或无巨噬细胞)则往往被报告为无诊断,部分原因是可能是囊性乳头状甲状腺癌。但小75px的单纯囊性病变可考虑参考超声的诊断。为了避免假阳性,学者们推荐可在初次活检3个月后再进行二次活检。

未定性的结果

FNAB样本报告为未定性的诊断是指样本并没有完全满足可疑的标准但也没有足够的征象确定其为良性。发生的概率为3%-6%。未定性的病变有5%-15%的可能为恶性,需要在3个月后再次活检。

FNAB和组织活检

在初次FNAB结果为无诊断或未定性时组织活检可作为FNAB的辅助方法,因为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和诊断效率更高。但要注意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准确率是统计学计算出来的实验参数,代表正确结果在全部结果中所占的比例(包括真阳性和真阴性)。

在二次活检中,联合FNAB和组织学活检的准确率是94%,单独FNAB为82%;联合FNAB和组织学活检的诊断效率是87%,单独FNAB是47%。

学习要点:我们建议对于初次FNAB无诊断或未定性的甲状腺结节采用联合FNAB和组织活检方法进行二次活检。

组织学活检还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以对肿瘤进行分类,尤其是髓样癌和转移瘤。

细胞学评估

在活检过程中及结束后,病理服务团队应该与放射学医师就取样进行交流。放射学医师懂得病理学专业名词,理解结论背后的含义很重要。

样本处理

就地对样本进行充分检查,在操作室使用涂片法,因为这是最快的评估方法。把细针内组织沉淀在玻片上,然后涂成薄层,晾干,然后进行Diff-Quik染色或用酒精固定后用巴氏染色。

另一种准备玻片的方法是,将细针内组织冲洗入细胞悬液内,做成细胞离心涂片、液体薄层玻片或细胞快块(在实验室)。在细胞学实验室将细胞离心涂片和液体薄层玻片进行巴氏染色。在组织学实验室对细胞块进行HE染色。淋巴瘤的样本则要用流式细胞分析。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三)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可分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包括自身免疫性和桥本氏甲状腺炎),deQuervain(亚急性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急性(感染性)甲状腺炎,Riediel(纤维性)甲状腺炎,或其他少见类型的甲状腺炎。在这些亚型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慢性炎性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生发中心和呼特勒细胞构成。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抗甲状腺球蛋白的增高提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可能。

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激素水平,因为大部分病人都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某些研究认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病人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较高。

在超声中,桥本氏甲状腺炎表现为不均匀的回声结构,和弥漫性增多的血管。但也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结节。

53岁女性,慢性淋巴结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肿大。(a)超声图像显示弥漫性回声不均的甲状腺实质伴异常增多的血流。(b)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大量的淋巴细胞背景(箭头)中巢状的滤泡细胞(箭)及大量的呼特勒细胞。

滤泡状腺瘤

滤泡状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样滤泡新生物,有完成的包膜。一般表现为正常甲状腺组织背景下的实性结节。

如上面提到的,在FNAB细胞学报告中,诊断为滤泡新生物或可疑滤泡新生物(代表可能是滤泡状腺瘤或滤泡状腺癌)占6%-12%。PET无助于鉴别滤泡状腺瘤和滤泡状腺癌。当FNAB不能排除为恶性时需进行手术切除。

67岁老年男性,滤泡腺瘤。轴位PET/CT图像显示5cm大小的肿块伴明显的FDG浓聚。FNAB细胞学诊断为滤泡状腺瘤,但恶性不能排除,需要对手术切除的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以确定滤泡状腺瘤或滤泡状腺癌。

FNAB细胞学报告为滤泡状腺瘤时,有70%-85%的可能是腺瘤,而有15%-30%的可能为腺癌。切除术后诊断为滤泡腺癌的病人预后一般较好。

呼特勒细胞瘤认为是一种变异的滤泡状腺瘤,其中超过75%的细胞是嗜酸性细胞或呼特勒细胞。呼特勒腺瘤。认识呼特勒细胞的特点很重要,因为可以避免与良性巨噬细胞、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酸性变的乳头状癌混淆。

53岁男性,呼特勒细胞腺瘤。(a)横断面超声显示1.5cm大小的极低回声结节(箭)。(b)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丰富的颗粒状细胞质(箭)和圆形的细胞核以及中度的红细胞大小不等症。要注意的是,没有看到胶质成分和淋巴细胞。这个结节在2.5年的超声随访中保持稳定,而确诊为良性。

FNAB报告中大约60%-70%的结节为良性的滤泡结节或甲状腺炎。这些结节推荐采用临床随访。

FNAB报告为良性的结节的恶性风险为0%-3%。未达到超声穿刺标准的良性结节推荐进行12个月的临床随访以确保其大小的稳定。如果这些结节在1-2年内是稳定的,随后的超声检查可间隔3-5年一次。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七)

淋巴瘤

甲状腺原发淋巴瘤是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增生形成。约占甲状腺恶性病变的1%-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发生在甲状腺罕见,一般见于有长期的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史的老年女性。

最常见的甲状腺原发淋巴瘤是结外边缘带的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再次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瘤病人的典型表现是气管、食道的压迫症状。

肿瘤一般为实性结节,超声为低回声及CT为低密度。治疗方法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相同。粘膜相关的淋巴结组织淋巴瘤预后好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差。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54岁女性,有长期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近一个月来进行性颈部肿大。(a)超声长轴图像显示弥漫性增大和异常回声不均的甲状腺,无正常甲状腺组织间隔。有血管及包膜侵润性表现。(b)轴位CT图像显示弥漫性增大的甲状腺,无正常甲状腺组织。注意支气管变窄和侧方邻近肌肉的侵润,以及轻度增大的左侧颈部淋巴结(*)。(c)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大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伴不规则细胞核,粗大的染色质,及明显的核仁,少量的细胞质。细胞学表现符合淋巴瘤。

转移瘤

甲状腺转移瘤包括从远处器官的转移和相邻组织肿瘤的直接侵犯。转移瘤占甲状腺恶性病变活检的5.5%,一般来源于肺癌,乳腺癌或肾细胞癌。治疗方法其他器官的转移瘤相同,治疗及预后取决于原发恶性病变类型。

63岁男性,肺癌转移。在CT分期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二重超声图像显示甲状腺内3.0cm大小的低回声结节,伴周围和中央丰富的血流信号。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四)

甲状腺恶性病变

在FNAB报告中大约3%-7%的结节为恶性,另有3%-5%报告为可疑恶性。以上提到,FNAB报告的恶性结节和可疑结节的恶性风险分别为97%-99%和60%-75%。大多数恶性病变为原发性甲状腺癌,而淋巴瘤和转移极少见。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在原发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相对较好,髓样癌预后中等,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继发性的恶性甲状腺病变包括转移和淋巴瘤,其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类型。

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是一种新生物,典型表现为排列成乳头形态的滤泡细胞及明显的核异质。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占80%。当FNAB诊断为乳头状癌时,需进行全甲状腺切除(因为它有多灶性的特点),术后可采用/或不采用放射性碘消融。

60岁男性,乳头状腺癌伴非功能性甲状腺肿。(a)超声长轴图像显示在甲状腺左叶看到一个2.4cm的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有微钙化(箭),两者均为可疑征象。同时看到一个带有声影的粗大钙化(箭头)。(b)超声长轴图像显示在甲状腺右叶看到三个结节:一个1.1cm实性结节(左),一个1.2cm的实性结节(中),一个2.3cm的混合性结节(右),符合FNAB的超声标准。(c)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左叶结节的细胞核特点符合乳头状腺癌,包括浅色的细胞核。粉状的染色质、微核仁、纵向的凹槽,及细胞质内的假包涵体(箭)。(13)50岁女性,乳头状腺癌。I核素显像显示在甲状腺左叶上部摄取减低(箭),表现为冷结节。

要注意的是,当FNAB报告为可疑乳头状癌时,可先行一侧叶切除,术中进行冰冻切片评估,若确诊为乳头状癌,则需切除剩下的部分。乳头状癌的预后一般较好(10年生存率为93%)。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5岁,和肿瘤处于进展期。

全身I显像有助于评价术后病变的复发情况

24岁男性,乳头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后。全身I显像显示没有甲状腺组织的残留。图像上显示的生理性浓聚区为鼻咽(箭头),胃(黑箭),膀胱(白箭)。(15)44岁男性,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切除及放疗后。全身I显像显示放射示踪剂浓聚在颈部和下方的胸骨柄(黑箭),高度提示转移可能。同时在右上臂也有一个浓聚区,可能是衣服上的污染。有两处生理性的浓聚为鼻咽部(箭头)和膀胱(白箭)。

甲状腺肿瘤诊治小贴士——细针穿刺活检

近年来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患者对结节不了解,以至于忽视了结节的严重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再小的结节也可能引起大问题。

本周是年度的肿瘤防治宣传周,超声(介入)科与您一起分享甲状腺肿瘤诊治小贴士之细针穿刺活检。

关于甲状腺,您了解多少

甲状腺个头虽小,但它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腺体,是非常重要的器官。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用于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因此甲状腺被喻为"身体的发动机"。当这台发动机运转出现了问题,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称为"甲亢",分泌不足时称为"甲减",甲状腺肿瘤(也就是常说的结节)也很常见,无论是甲亢、甲减还是结节,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据中华医学会进行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大部分的结节是良性的,仅有5~15%是恶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约有2%~17%的良性结节可能发生恶变。因此,不管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当被查出甲状腺结节时,大多数人都会很紧张,也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

其实,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都需要治疗,小结节只需长期的随访观察就可以了。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了,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医院专业的B超医生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采取超声引导下精确穿刺活检明确良恶性质。

1、什么是穿刺活检?

在超声直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部位获取病变区域组织条或细胞成分,送病理学检查,是术前获取病理诊断、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最主要方法。由于穿刺针非常细,仅1mm左右,是非常安全有效的一种诊断手段。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穿刺呢?一般而言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4类及以上,乳腺肿块BI-RADS分类4类及以上,需要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第二种情况是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准备消融治疗前需常规行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超声科医师的角色是根据超声表现确定是否要对甲状腺结节进行FNAB(细针穿刺活检),超声介入科医师则是实行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技术。

2、介入超声可以为大家提供以下诊疗服务:

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结节、乳腺结节、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甲状腺结节患者早上至乳甲门诊挂号,当天至超声科检查,超声影像提示需要穿刺活检的,予完善穿刺前化验,当天中午即可在超声介入室行穿刺活检术,当日下午即可拿到病理结果。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最多跑一次”带来的便利。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九)

技术细节

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充分暴露颈部,有利超声观察整个甲状腺。放射医师一般站在病人胸部位置,超声检查使用高频探头,频率为10-12-MHz的线性阵列转换器,探查合适的进入结节的路径。

FNAB示意图,展示在甲状腺的横断面上超声探头和活检针的平行位置。

嘱咐病人在FNAB过程中不要吞咽或说话,减少甲状腺的移动。颈部用酒精或碘伏消毒、晾干。消毒铺巾覆盖在操作区域周围,超声探头表面覆盖消毒透明袋,探头放在可以看到结节的最佳位置。

用25G针,大约5-10ml的1%可多卡因氟氯酸溶液进行局部麻醉(或不用麻醉),在连续的超声引导下,采用23G或22G针,针的长径平行或垂直探头,进行FNAB检查。

每个结节的操作总共六步:前三步采用无抽吸的毛细管技术,对于实性结节应对周围的多个区域进行无负压多次取样增加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FNAB的毛细管技术。(a)图片显示活检针平行探头的位置。注意无注射器与针头相接。针尖位于左侧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区。

FNAB定向技术(a)图片展示活检针位置,位于超声探头的旁边。(b)横断面超声图像显示针尖的位置,显示在结节的中心的强回声斑(箭)。

对于混合囊实性结节或以囊性为主的结节,实性部分是穿刺的目标,可提高诊断的有效性。如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有血流丰富的成分,也应成为穿刺的目标。

如果以前活检的样本的FNAB结果为无诊断或未定性,我们将进行联合FNAB和组织活检,使用18或20G的组织活检针,根据结节的大小会有1-2cm的移动。

每个样本会送给当地的细胞病理学团队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充分的检查。活检完成后,进行人工加压包扎,皮肤清洁,解除病人的约束。未见有活检后并发症及住院的报道。

充分性

学习要点:一般来说,FNAB的诊断已很充分,最低门槛是要求在所有的切片中,至少有六张能观察到有10个以上滤泡细胞。该要求一般用于有不典型囊性变的实性结节,实性结节伴炎症(如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大量的胶质(胶质结节)中。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十一)

特别感谢:山东淄博邦健投稿,给予的支持!

细胞学表现

良性滤泡细胞大小均匀一致,有滤泡细胞核,大量的胶质,无任何癌的征象。但腺瘤样结节和滤泡状腺瘤、滤泡状腺癌容易混淆,要知道腺瘤样结节一般出现在多个结节的甲状腺肿背景,可能包膜无完整,常常为混杂的小滤泡和大滤泡结构。

滤泡状腺瘤一个典型的实性病变,甲状腺往往表现正常。滤泡腺瘤有着清楚的边界,完整的包膜,内为小滤泡或大滤泡结构。滤泡状腺癌可能表现类似滤泡状腺瘤,但在FNAB中提示有恶性的特征,可观察到包膜或血管的侵犯。

学习要点:滤泡状腺瘤和滤泡状腺癌一般不能单独用FNAB进行鉴别,而报告为滤泡状新生物。组织学鉴别只能在手术切除的组织样本上使用,通过评价有无包膜-血管的侵犯来鉴别。

在大量的呼特勒氏细胞的背景下,淋巴细胞的有无有助于诊断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或呼特勒细胞腺瘤(无)。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表现为大量混杂的淋巴细胞而无不典型表现。

乳头状腺癌表现为卵圆形细胞伴粉状的核染色质,核凹槽,和核内的假包涵体。在甲状腺髓样癌,可见多样的类浆细胞,离心状分布的细胞核以及更多的纺锤状的细胞,细胞核内呈点状、颗粒状的染色质,而髓样癌内的降钙素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才能观察到。

假阳性率

早期采用Bethesda分类系统的细胞学报告。FNAB报告的假阳性率为1%-3%。大多数假阳性发现为滤泡状腺瘤伴不典型细胞,偶见核的多形性而误诊为恶性。

假阳性还见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被误诊为淋巴瘤或呼特勒细胞腺瘤。透明小梁性腺瘤、一般考虑为良性病变,会表现出乳头状癌的特征,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内包涵体,有时误诊为腺癌。

假阴性率

FNAB样本的假阴性率是指报告为良性的的病例。发生概率为0%-3%。但在超声引导的FNAB中下降到0.6%。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包括结节的组成成分,囊性退变,活检技术和样本的处理都可能造成假阳性的诊断。

这是只见巨噬细胞而无滤泡细胞的样本报告为无诊断的原因之一。因此,根据严格的样本标准可降低假阴性率但却会增加无诊断率。不熟练的活检技术也会造成假阴性诊断。而超声引导FNAB可降低取样的错误。

对于大的结节,取样错误率会降低但要注意获取多点结节周围的组织样本。虽然恶性病变的细胞较良性的多,但也会因为血液的污染或样本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因素而导致假阴性。因此,如果一个结节报告是良性但超声有可疑征象,应进行二次FNAB活检。

结论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放射学医师要面对不同的、偶然在CT、MRI、或超声和核素显像中发现的甲状腺病变,或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放射学医师的角色是确定根据超声表现是否要对甲状腺结节进行FNAB或活检,采用何种FNAB技术。放射科医师要掌握甲状腺疾病的基础知识,懂得活检样本的处理,认识甲状腺病变的细胞学表现,才能多方面的理解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管理。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病理诊断与细针穿刺技术(五)

滤泡状癌

滤泡状癌是一种恶性新生物主要由滤泡细胞构成,伴有包膜、血管侵犯。在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中占11%。FNAB将滤泡状腺瘤和滤泡状腺癌均报告为滤泡新生物或可疑滤泡新生物。

41岁女性,滤泡增生。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微小滤泡(箭)及小团状的滤泡细胞,堆积、重叠,符合滤泡增生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手术切除的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以确定是滤泡状腺瘤或滤泡状腺癌。

以上提到,滤泡新生物在活检报告中占6%-12%,而其中15%-30%为恶性。在男性病人和老年人中,滤泡状癌的发生概率更高;且结节越大恶性可能越大。但也有少数病例,最终的组织学诊断为未见乳头状癌伴滤泡样结构。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可采用/或不采用放射性碘消融。侵袭性不明显的,可行一侧叶切除或峡部切除。滤泡状癌的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为85%。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病人年龄大于45岁及肿瘤处于进展期。

呼特勒细胞癌是一种变异的滤泡状癌,其内超过75%的细胞为嗜酸性细胞或呼特勒细胞,占甲状腺原发癌的3%。

呼特勒细胞癌治疗方法滤泡状癌有所不同,因为呼特勒细胞癌具有局部转移的倾向,因此需要扩大范围的手术。呼特勒细胞癌的预后中等,10年生存率为76%,低于滤泡状癌。

未分化癌可考虑为变异的滤泡状癌,因为其常常孤立生长且核的表现具有高度恶性。

81岁男性,颈部CT发现甲状腺右叶肿物,为未分化癌。(a)横断面超声图像显示极低回声的5.4cm大小的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未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b)FNAB样本在显微镜下见细胞大小不一,核深染,有细胞凋亡,坏死背景,和少量的胶质。

甲状腺细针穿刺物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协助定位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作者:赵艳茹刘淑王毅施秉银正文

患者女,73岁。糖尿病20年余,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常规检查发现血钙升高,无明显骨痛、骨折、消化道溃疡等表现。体检:甲状腺Ⅱ度,右侧大于左侧,左叶可触及2个大小约1cm结节,质韧,无压痛,可随吞咽活动;甲状腺右叶近气管旁可触及一2cm结节,质软,无压痛。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多次测血钙升高、血磷降低,最高血钙3.3mmol/L,血磷最低0.3mmol/L,血甲状旁腺激素(PTH)ng/L(表1);行颈部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右叶背侧可见31.8mm×15.8mm略低回声包块,似有包膜(图1);甲状腺左叶中部可见18.9mm×12.1mm略低回声结节,无明显包膜,下极可见19.9mm×11.0mm等回声区,似有包膜;腹部X线平片未见结石。临床高度怀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但定位诊断不明确。该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20年余,手术风险较大,术前定位不明确更增加了手术难度。遂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回报:甲状腺左叶结节穿刺,镜下较多胶性物,可见吞噬细胞,诊断符合甲状腺肿;右叶结节穿刺,镜下大量滤泡细胞,大部呈致密团簇排列,背景较多裸核细胞(图2),诊断:甲状腺旁腺实质性结节或肿瘤。穿刺时将甲状腺右侧结节细针穿刺物涂片后剩余物用1ml生理盐水反复洗脱3次,洗脱液送检行PTH测定,PTH采用电化学发光法(Cobase),直接用1ml洗脱液经过离心等处理后检测PTH,结果回报PTH大于3ng/L。诊断为右侧甲状旁腺腺瘤或结节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定位明确后立即行甲状腺左叶切除术+右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左叶结节性甲状腺肿,右叶甲状旁腺腺瘤(图3)。术后第2天及术后2周随访血钙、血PTH明显降低(表1)。

图1颈部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右叶背侧可见31.8mm×15.8mm略低回声包块,似有包膜

图2术前细针穿刺甲状旁腺细胞涂片 HE ×

图3术后甲状旁腺病理切片 HE ×

讨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PTH检查等的临床应用,功能诊断一般较容易,但在定位诊断上还有一些困难。定位诊断较难的原因主要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合并甲状腺结节,Giusti等报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结节比例达79%,此外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结节与颈部淋巴结在影像学上很难鉴别,增加了定位难度。

目前超声检查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定位检查首选的方法,近年研究认为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检查是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灶的灵敏方法,但当合并甲状腺结节时MIBI的假阳性率较高,而结节较小时易产生假阴性。文献报道的阳性率变化较大,有报道MIBI及超声的敏感性分别为53%~98%和56%~87%,当二者联合使用时敏感性达67%~98%,这些检查也存在着费用较高、核素及射线污染等缺点。

甲状腺穿刺物洗脱液PTH测定(PTH-FNAB)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定位诊断率明显提高。Doppman等于年首次报道PTH-FNAB的方法,后来关于超声引导下的PTH-FNAB的报道渐增多,这种方法综合了超声、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定位甲状旁腺腺瘤位置,但国内相关报道尚少。多个报道PTH-FNAB的敏感性达到91%~%,阳性预测值达到%。

由于受抽吸物中细胞数量不足、细胞结构破坏及细胞形态特征不够典型等因素的影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

关于PTH-FNAB值的正常值范围目前暂无明确标准。章建全等报道的正常甲状旁腺穿刺物洗脱液中PTH测定值为.53~.38ng/L。有观点也认为PTH-FNAB值即使轻度高于血液的也应该考虑为甲状旁腺,主要与稀释的浓度有关。Maser等报道当PTH-FNAB值大于1ng/L就应高度怀疑该标本是来源于甲状旁腺组织。

综上所述,甲状腺细针穿刺物PTH测定可显著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或是颈部淋巴结的患者,或是对于准备行甲状旁腺微创手术的患者,值得临床开展。

参考文献(略)

通过细胞转移技术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直接涂片中检测BRAF突变

本文译者abin薛德彬

DetectionofBRAFMutationsonDirectSmearsofThyroidFine-NeedleAspiratesThroughCellTransferTechnique.

通过细胞转移技术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直接涂片中检测BRAF突变

ShiQ,IbrahimA,HerbertK,CarvinM,RandolphM,PostKM,CurlessK,ChenS,CramerHM,ChengL,WuHH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Pathology;April;(4):-:-4

Abstract

Todeterminetheutilityofthecelltransfertechnique(CTT)forBRAFmoleculartestingonthyroidfine-needleaspiration(FNA)specimens.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basedBRAFmoleculartestingwasperformedontissuesobtainedthroughCTTfrombothair-driedandethanol-fixeddirectsmearsofthyroidFNAspecimensandthen
  对于穿刺,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忧:穿刺过程中,会不会导致癌细胞扩散?看看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穿刺?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活检),是目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较成熟的医学诊断技术。


  穿刺过程是,医生用一根比抽血针更细的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刺入患者颈部甲状腺结节组织内,并抽取病变部位的细胞,制成病理涂片,再由病理科医生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


  穿刺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吗


  “根据国外一项针对穿刺的调查,自年至年,样本量达人的研究显示,总共7例患者出现了针道种植转移,发生率为0.14%。经过分析病例资料显示,出现针道种植转移的都是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较为广泛的淋巴转移等情况。国际权威的纽医院已经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80余年,都尚没有癌细胞经穿刺扩散的病理报告。所以换句话说,穿刺造成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对于大家关心的穿刺会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医学专家表示,穿刺是安全的,理由如下:


  1、进行肿瘤穿刺的针头较小,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的创伤很小;


  2、进行穿刺检查的实际不会很长,诊断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一旦确诊甲状腺癌后,短期内会手术治疗;


  3、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部位一般远离较大的血管,造成癌细胞入血的机会很小。


  所以,假如医生建议你做穿刺,就穿吧,明确诊断才能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哦!穿刺没那么恐怖,细针穿刺不会引起甲状腺癌扩散!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细针穿刺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甲状腺结节建议行FNA活检:


  1、直径大于10m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


  2、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


  3、儿童或青春期有颈部放射性接触史的患者;


  4、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患者的一级亲属;


  5、有甲状腺癌手术史者;


  6、在无任何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所测降钙素水平升高者;


  7、当直径大于5mm,小于10mm,但超声检查发现有与恶性病变相关征象(低回声和(或)边界不规则、呈细长型、有微小钙化或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的结节)。

甲状腺核心指标第8集: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C)

FNAC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辨良性和恶性病变;此外,它诊断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也有很高特异性。

FNAC细胞学检查的关键在于穿刺取材和阅片。检查前须停用阿司匹林和其它影响凝血的药物数天。一般采用22-25号针头,10-20ml注射器。穿刺时应尽可能避免损伤。建议至少在结节的不同部位进针两次以减少取样误差。抽出囊液时,要记录量、颜色、是否存在血液以及抽吸后是否还有包块;若抽吸后还有残留包块,需要再次穿刺以确保在实质性部分取样。抽吸后要局部加压10-15分钟。送检时应附带临床资料,包括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等。FNAC涂片的质量要求:在2个不同的涂片上,至少含6组以上质量好的滤泡细胞群,每群至少有10-20个细胞。

FNAC检查结果:①良性病变(占70%);②恶性病变(占5-10%);③疑似恶性病变;④因为标本取材不满意而不能诊断(占检查结果的5%-15%)。常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抽吸物太少、肿物太小或存在囊性病变,须重复操作,最好在超声检查指导下进行。超声检查指导下FNAC的指征:触诊不满意的小结节;对囊性和实体性的混合性结节,为确保在实质性部分取样。

FNAC的并发症: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出血、感染等;个别患者穿刺时可能误入气管或血管,发现后及时把细针拔出,压迫数分钟即可;也有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和晕厥的报道。FNAC前需向患者说明检查意义、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装备分会甲状腺外科装备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指南

Keywordsthyroidnodules;biopsy,fine-needle;expertconsensus;guideline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状腺穿刺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