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半身麻木乏力的气虚血瘀ldquo中风
TUhjnbcbe - 2021/9/16 21:45:00

by丁英俊小中医eric

本案例来自日照张虎医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特殊类型的“中风”医案。

一位56岁的妇女,外出时被摩托车撞倒,当场不省人事,后因自行苏醒,医院就诊。

但回到家后,感觉右半边身子发麻,右腿麻木不灵,走路时磕磕绊绊。

最后西医诊断为外伤引起的脑中风,一直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半年来情况加重,故来就诊。

目前症状:走路需要有人扶持,无法自行行走。平常会感到乏力,常情志抑郁悲伤,面目和下半身略有些浮肿,舌体偏向一旁(证明脑部受损),舌下脉络粗大发紫,右脉整体弱缓,左尺涩。

最后使用了补阳还五汤合真武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整方:

黄芪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附子20g白术20g茯苓30g生姜30g白芍30g怀牛膝30g浮小麦30g大枣6枚炙甘草10g

(注意:4两黄芪按清代换算规律,1两为10钱,一钱等于3g,所以4两黄芪为g符合原方原量。)

患者服药7剂后,二诊时走路虽然仍不利索,但已经能自己行走,不会跌倒。效不更方,再服7剂。

三诊时竟然自己骑自行车来了,满面红光,意气风发。自述身体基本痊愈,情志也得到改善。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14剂就有如此神效,实属难得。

分析时间

这个患者在西医层面上讲是因外伤导致脑血管破裂,形成血栓压迫了神经,阻滞了神经传导,导致患者偏瘫的症状。

这就像是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压住了身体,动弹不得。

中医上也有关于这种症状的描述:《金匮要略》“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患者右半边身子发麻,右腿麻木不灵的症状与“身体不仁”的感觉相似,这是由于患者本身气虚不足,无法推动血行,又受外因的阻碍,导致血脉不通,所以血液凝聚于肌肤脉络,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称为“血痹”。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继续往下看,患者同时还伴有舌头歪斜,半身不遂,肢体有严重的行动障碍,属于中医“中风”的概念。

患者右脉整体的虚弱无力,是身体严重气虚的表现,左尺的涩感则与头部的受伤和瘀血有关。舌下脉络粗大发紫也提示了血瘀。

针对气虚血瘀的中风证,明代医家王清任创制了补阳还五汤。此方剂重用4两黄芪,配合活血行瘀的药,使气血充足,可推动血脉运行顺畅。这就像是汽车加满了油,才可以加速奔跑的道理一样。大量的黄芪带动着活血药将道路打通。

同时考虑到她有浮肿的症状,以及走路时晃晃悠悠的样子,让人自然联想到真武汤的症状。《伤寒论》:“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方症对应,结合全身情况来看,应是虚寒导致的排水不畅生成的水肿,故将补阳还五汤与真武汤合用,以解决水肿的问题。

因为病人情志不畅,悲喜欲哭,又没有明显的胸胁胀满、口苦等肝郁症状,所以在组方中加入了甘麦大枣汤这种食疗性的药物,治妇人脏躁,悲喜欲哭。

三方合用,快速解决了复杂的病症。

经方与后世时方配合,短时间内治愈了看似难以治疗的顽疾,实际上还是对应了方证的思想。

一个病人往往不是单一病证,之前分享的大多是单方便可治愈的医案。但临床上复杂的病例较为常见,所以在临证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症状,同时应用方症对应的思想,与其他方剂合用才能较快的治愈疾病。

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患者的体质,这个病人脉虚而无力,故可以用4两黄芪之竣补,如果遇到实证的中风脑充血,4两黄芪可能就成为了杀人的利器,所以辨证才是中医的灵魂,临床切不可大意。

学医路漫漫,还需继续努力啊。

苏叶猫

欢迎投喂猫粮~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身麻木乏力的气虚血瘀ldquo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