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麻痹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土地供给偏移极大地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及中小
TUhjnbcbe - 2023/4/23 22:19:00
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47595.html

同时法律还规定只有地方才有具有将农村集体用地转变转化为城市建设土地的权力。这意味着地方在土地交易一级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同时,年以来我国的土地供给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建设用地指标成为了国家促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总体来说,年之后我国的土地供给政策具有“支持中西部、限制大城市”的特征,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供给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在年对各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调整,但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仍有65%分配给了中西部地区。

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指出了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给。二是土地供给向中小城市偏移。从土地供给政策看,《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主城区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土地供给在区域间与城市间的偏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商品房的供给弹性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借鉴Hsieh和Moretti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我们构建一个简单的房价决定函数从而从理论上解释土地供给偏移对于房价的影响。

假定房价的决定函数为Ph=θN6,其中N表示城市人口规模,6表示商品房供给逆弹性,6越大表示商品房供给弹性越小,θ表示与人口无关的其他影响房价的因素。房价的变动取决于三个方面:商品房供给逆弹性、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其他因素。从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假定一个城市的商品房需求不变,如果该城市的商品房供给弹性减小,那么该城市房价就会上涨。而城市商品房的供给弹性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因此土地供给偏移将导致不同地区、城市间土地供给占比的变化进而改变了该地区的土地供给弹性,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综上,提出假说1:土地供给偏移造成的土地供给弹性的变化与城市房价负相关。

年调整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6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给了中西部地区。同时,年出台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了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供给,并且原则上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主城区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力求促进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数据显示,-年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占比由31.55%上升至年的55.70%;中小城市土地供给占比由年的53.83%上升至79.63%。由于我国地方具有不同用地市场土地出让的垄断定价权。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多为地方土地供应增加提供了条件,进而极大的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土地出让价格。

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其本身所存在的区位劣势、营商环境较差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地方往往会通过压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来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因此,土地供给偏移极大的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土地要素的相对价格。土地供给偏移改变了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土地要素的相对价格,这使得土地资本要素投入密集的行业将会获得更加便宜的生产要素,间接的补贴了该行业的生产成本。范建勇和莫家伟指出获得地方建设用地指标较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与关联的土地储备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企业。

在此背景下,能够获得建设用地指标的企业能够获取低成本资本的能力越强,其生产技术越会调整到资本密集型行业,而同时满足土地和资本需求量大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与基建投资行业。数据显示:-年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与人口的比值由.19元/人,上涨至.52元/人年平均增速为19.77%。其中,年之后年平均增速为20.20%远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与人口的比值由.23元/人上升至.45元/人,年平均增速为21.86%。年之后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与人口的比值与人口比值的年平均增速为22.75%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与人口的比值增速。

因此,土地供给偏移可能补贴了该地区房地产企业土地要素的价格扩大了其成本优势,降低了其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速度使得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极大的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非理性房地产投资。综上,提出假说2:土地供给偏移将会使得中西部地区非理性房地产投资增加。自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为商品房供给的主要渠道,供求关系成为影响房价变动的关键因素。由于商品房不仅具有居住使用的消费属性还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因此商品的的价格均衡是双重的并且目前来看,非理性房地产投资较消费需求而言对我国房价更具有解释力。土地供给偏移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土地要素的相对价格,将大量的金融资源引入了房地产行业。

同时,就平均利润率而言房地产企业较其他行业更高并且所承担的风险较低,这增强了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的偏好。据统计,-年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资金中有40%-50%来自于银行贷款,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为了达到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以及保持GDP增速等政绩考核目标,房地产因其行业带动性强、见效快等特性而深受地方的喜爱。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显著的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并且房地产企业住宅投资对房价上涨的贡献率为21%。为了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地方甚至不惜用低价和优惠政策来吸引房地产投资,从而形成了“资金流入—房价上涨”的正反馈机制。

自年我国土地供给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土地供给增加将会导致投资性住房需求上升并且会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更加偏向于房地产投资。同时,在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下,购房者与其他企业会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商品房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显著增加也将使得房价上涨。均衡点E0是指在土地供给偏移政策实施前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商品房市场上所达到的均衡。土地供给偏移政策实施后,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土地供给占比的增加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高利润回报预期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非理性房地产投资显著增加,使得商品房需求曲线由D0移动至D1,进而使得均衡点由E0上升至E1。

最终使得中西部地区房价进一步上涨。综上,提出假说3:土地供给偏移可能通过增加中西部地区非理性房地产投资,进而导致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占比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即土地供给占比增多房价上升。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及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停止单位福利住房分配标志着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开始。值得注意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并未直接带来我国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我国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始于年。同样的我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的快速上涨也始于年。-年17年间,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由.65元/m2上升至.00元/m2,年平均增速为18.42%。

但是年之前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仅为4.46%,年之后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为10.07%并且-年间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上涨了12.41%;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由.64元/m2上升至.36元/m2,年平均增速为25.62%。但是年之前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仅为5.23%,年之后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为12.16%并且-年间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上涨了12.96%。此外,-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措施来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其中包括提高首付比例、提高房地产信托门槛、上调房地产利率。

这些政策措施出台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较-年均有所放缓。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开始放松对房地产的管制出台政策下调房地产交易税费及利率、放开二套房限制。-年东部与中西部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分别为20.29%和15.47%。-年陆续出台的“新国十条”、“新政”、“新国五条”等政策主要通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扩大限购范围、上调贷款利率等措施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分别下降至5.38%和7.68%。

-年中央放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管制,开放了公积金的异地贷款、楼市限外令取消、央行多次实施了降准降息,但是此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平均增速为12.42%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上述事实表明了通过抑制需求来调控房价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只能暂时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房价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供给端。自年我国开始实行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政策并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给占比在年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与东部和中西部商品房销售均价在年之后快速上涨的事实相吻合。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地供给偏移极大地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及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