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目前,全国10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各试点城市在评价方法、成果应用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亮点。其中,山东省淄博市紧抓试点工作契机,以中心城区地籍宗地为评价单元,对土地利用程度、效益、潜力进行全面量化评价,基本查清了存量低效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开发潜力等信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的思路。山东省淄博市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当前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关键期,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充分发挥土地要素作用,亟须破题。淄博市紧紧抓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试点(以下简称“详细评价”)契机,以中心城区地籍宗地为评价单元,对土地利用程度、效益、潜力进行全面量化评价,基本查清了存量低效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开发潜力等信息。
目前,淄博市详细评价成果已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业用地绩效调查、产业园用地情况总调查、存量土地资源调查、“亩产效益”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淄博市建设用地利用评价监管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多源数据融合、低效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存量资源空间分布和利用状况可视化分析等诸多功能模块,为政府存量土地资源管理决策和动态监测监管提供了“一个平台管理”模式。
高标准设计,立足实际完善工作思路
淄博市立足组群式城市土地利用特点,以本次试点任务为基础,以深入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目标导向,做好顶层设计。该市建立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试点城市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作为试点工作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并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由政府统筹组织负责,建立了编办、工信、公安、自然资源、商务、大数据、统计等部门协商联动机制。
淄博市明确,评价工作由市、区政府统筹,具体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细化目标任务,并建立“周汇总、月上报”调度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及时督促工作进展。在试点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详细评价技术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主动到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方法。
多方位探索,立足实际形成特色优势
除了完成自然资源部详细评价技术指南规定的试点任务之外,淄博市结合老工业城市和组群式城市土地利用实际状况,重点在评价范围、评价对象、数据采集、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具有全域协同、城乡统筹、数据融合、智能监测等特点。
淄博市中心城区包含张店(包括高新区、市经济开发区)、淄川、博山、临淄、周村(包括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等5个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涉及宗土地。中心城区辐射力、凝聚力作用不突出,城乡相互交叉、城区布局分散等特点,决定了淄博市必须开展全范围、全用途的详细评价,才能全面掌握淄博市市区建设用地分布规律与布局特点。
淄博市详细评价范围覆盖下辖中心城区的全部土地。详细评价以地籍宗地为单元,涵盖了商业、居住、工业、教育、其他等不同用途用地图班多个,涉及规划符合度、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地均税收等22项指标。
通过详细评价,淄博市摸清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开发潜力、低效原因等状况。总体来看,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呈现国有建设用地在城区中心集聚,集体建设用地在城区外围环状分布的特点。作为有多年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城市,淄博市建成年代早、规划标准低,建设用地尤其工业用地利用强度偏低,挖掘潜力大。通过对各区规划符合度、建设强度、利用效益等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横向对比分析发现:张店区作为市政府驻地,无论是规划符合度还是建设强度、利用效益均高于其他区,临淄区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指标较高,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等建设强度和利用效益略低。这些结论为淄博市全域融合的发展思路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产业转型升级,重构竞争优势,向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转变提供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一张图”支撑。
作为第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淄博市将评价对象分为国有、集体两类不同权属,其中国有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评价单元个;集体建设用地68.01平方公里,评价单元个,分别从规划符合度、建设强度和利用效益3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详细测算了存量集体商业、工业、教育等建设用地规划符合性、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现状值,并按地块录入监管系统,城乡统筹推进,为积极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淄博市详细评价工作一方面与同期开展的工业用地绩效调查、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多元数据融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税务部门“以地控税”、工信部门“亩产效益”和自然资源调查、规划等成果,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在评价云监管平台中创建部门应用账户,实现评价成果共享共用。
淄博市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高精度三维建模等技术,研发了建设用地利用评价监管云平台,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一张图”服务。图层包括最新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空间规划图等,涵盖地块范围、面积、坐落、用途、权属、供地、规划、投入产出信息,建设用地利用状况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智能监测新增建筑物和动土变化情况,探索了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实时更新和每月一次周期性智能监测服务。
云平台监管,突出智慧化应用
淄博市通过建设用地利用评价监管云平台,实现了全市五区和分行业、分用途的土地建设强度、利用效益、利用潜力等指标可视化分析,直观展示了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和相关数据信息,在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土地利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应用。
平台中的规划符合度、产业导向符合度、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地均税收等评价指标现状值为各区县科学合理制定低效用地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各区县精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供了大数据支撑。例如:博山区陶琉古镇文旅项目建设早、布局散,原土地开发建设强度低、土地利用效益低。区政府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紧密结合城区整体环境提升、周边居民休闲的需求,因地制宜将工业遗存与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对传统历史街区升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亩。目前该项目入选了山东省第一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示范项目。过去,淄博经济开发区集体建设用地多,业态低端混乱,今年以来开发区依据规划导向性、产业符合性评价指标,主动启动低效用地提升优化工程,向存量要增量,上半年拆迁存量土地面积.5亩,涉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为城市发展腾挪出了空间。
详细评价成果真实反映了中心城区土地的利用现状和集约状况,为国土空间规划、成片开发方案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等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撑。例如:淄博经济开发区通过对详细评价成果中工业用地产业导向符合性、地价税收、建筑综合容积率等指标数据分析,重点选取低效用地分布集中区域,科学合理编制了成片开发方案和再开发专项规划。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一张图”服务模式,实现了每个地块利用状况信息实时更新和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其中,系统平台“数据更新”模块,可及时更新建筑变化状况和税收、投入产出等数据,内置计算模型测算地块集约利用状况;“低效用地管理”模块,实现了对低效用地从认定到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再开发过程监督、项目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以智慧化手段推动城镇低效用地优化升级。截至目前,淄博市摸底调查城镇低效用地宗、.71亩;初步认定城镇低效用地宗、.63亩;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20个、.94亩。
未来,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本次详细评价试点为起点,坚持推进评价成果更新和应用,强化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工业用地绩效调查、“亩产效益”评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的思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资源要素保障。
(供稿单位:山东省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稿)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文字编辑:刘静文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初审:程秀娟
审核:汤小俊审签:周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