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婴幼儿出现这几类症状,是正常还是病理现象,很多宝妈都会忽略。
大家好,我是小龙女聊育儿,今天给大家分享婴幼儿时一些常见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现象到底是不是病态呢?看过来你就知道了,如果觉得小编的文章有用的话,记得转发出去哦。
有很多家庭会认为婴儿有“马牙”、“螳螂嘴”一定要去掉。
小编告诉你:有的新生儿的牙龈上可见到稍微高起的黄白色韧性颗粒,如芝麻大小,通常叫做“马牙”。“马牙”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可以较长时间存在,若不影响吃奶,可不动它。如果影响吃奶,且孩子哭闹得厉害,可请医生在消毒的条件下挑掉,家长万不可自己乱动。自己挑马牙若引起细菌感染,可发生口腔炎,甚至引起败血症。
新生儿的口腔两颊部,分别长有肉样的隆突,是由脂肪堆积而成,医学上叫做“脂肪垫”,俗称“螳螂嘴”。“螳螂嘴”并不妨碍吃奶,反而有助于吸吮动作。假如孩子胃口不好,不爱吃奶,应请医生查明原因,绝不要自行挑割脂肪垫。
你们有遇到过新生儿头上有肿包的吗?很多人见后都要带着婴儿去治疗。
其实没必要,新生儿头上的肿包常见的有两种一一产瘤和头颅血肿。产瘤是由头皮下的软组织水肿而形成的,常呈长形,压之可见一凹陷,一般在出生后2-3天即可消散,不必做特殊处理。产期过长、胎儿头部受压过久时出现产瘤的主要原因。头顾血肿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头部与母亲的骨盆产生磨擦,或用产钳、吸引器助产时,器械接触胎儿头部,引起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所致。血肿在胎儿出生时一般较小,2-3天后逐渐明显。血肿虽然吸收较慢(约1-4个月),但一般都能自行吸收。
小编记得在带宝宝时,怎么宝宝体重反倒下降了,还没出生的时候重,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生病了,新生儿体重下降是病吗?
“新生儿”即俗称的“小月孩儿”,是指出生28天内的婴儿。由于新生儿刚脱离温暖安静的母体来到陌生的大千世界,其身体各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生理机能也不健全,在转折初期会出现一些特殊表现,看似病态实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就是一种。新生儿出生后2-5天,可出现体重减轻,约比出生时的体重轻3-9%。这是由于刚生下来的孩子吃奶较少,呼吸、出汗、排便等显性或不显性的丢失大于收入所致。当孩子正常进食以后,体重会很快增加。但如果体重下降的幅度超过10%,并伴有不爱吃奶、呕吐等症状,则应考虑有疾病存在的可能。
那新生儿脱水热是病吗?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往往体温可骤然上升,高达38度以上,一般持续数小时或1-2天,然后自行恢复正常。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疾病。一般发热期间,小儿情况良好,能吃奶,精神状态正常。个别孩子有轻度烦跟不安和尿少等轻微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多喂几次白开水即可。不能自动退热者,可用低浓度(30-40%)的酒精擦试腋下颈部和大腿根部,做物理降温。给足水分后发热仍持续不退超过24小时或有其它症状者,应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的在出生没几天就会出现皮肤发黄,有人听到皮肤发黄就是黄疸就是生病,发黄其实也不一定全是黄疸,大约半数至2/3的新生儿都有皮肤发黄的现象。皮肤发黄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27-30天后消退。早产儿出现的时间要稍迟1-2天,消退的时间也较晚,可延长到3周以后新生儿皮肤发黄,主要是由于血清内间接胆红素浓度增高的结果。在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黄疽或高胆红素血症。因胎儿在母亲子宫体内是依靠母亲血内携带氧气(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血内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生后,新生儿用自己的肺呼吸,就不需要很多的红细胞了。因此,被破坏的红细胞分解后,产生铁、球蛋白和胆绿素三种成分。胆绿素还原后形成胆红素。红细胞破坏越多,产生的胆红素量也就越多。新生儿由于肝功能不成熟,酶系统未建立,不能及时地将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致使新生儿血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皮肤发黄。
新生儿皮肤发黄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黄,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家长必须注意皮肤发黄开始与消退的时间,以及皮肤发黄的程度。如果足月儿皮肤发黄时间超过两周,早产儿皮肤发黄超过3周仍不消退,就应该考虑为病理黄疸,要及早请医生诊治;如皮肤发黄的程度很深,不仅是面部、躯干、四肢的皮肤发黄,连足底也有明显发黄,也属于病理性黄疸。如果皮肤发黄已经消退,以后重又出现,且较前加重或者在新生儿出生后二三周才开始出现黄,都应该引起注意,及时检查治疗。
你们见了可爱的娃,会不会偶尔捏捏脸蛋逗逗他们,可是很多家里老人会说捏脸蛋会使婴儿流口水?
其实不然。因为一般人只是看到小孩逗人而轻轻捏他们的脸,不足以刺激腮腺的不断分泌唾液。即使可以,也只不过是暂时性而已,绝对不会有持久的影响。最易引起小儿流口水的病理因素是口腔炎、咽粘膜炎症、智力不足、面神经麻痹、延髓神经麻痹及脑炎后遗症等。如果有上述疾病发生,则病婴除了有流口水现象外,还有很多其它症状。假若父母察觉到子女有不正常的流口水现象,便应找儿科医生求诊。
孩子的尿混浊背定是有病?
临床尿液检验中混浊乳白尿并不少见,除由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所引起的脓尿外,还常见到非病理性乳白混浊尿。小儿在冬天排尿时容易出现这种浑浊似乳、有时带絮状物的混浊尿。排这种尿的人并无任何不适,只是家长偶尔发现孩子尿色乳白,以为得了什么病。实际上临床统计,非病理性混浊乳白尿占混浊乳白尿的70%以上。健康人排出的尿液是透明的,呈淡白或淡黄色,经放置后可出现逐渐下沉的絮状物,尤以女性为多见。絮状物主要是由粘蛋白和少量上皮细胞,白细胞及盐类组成。这种尿多呈碱性,其中含大量磷酸盐或碳酸盐(尿中含大量酸钙结晶及较多粘液丝时,亦可使尿混浊)。如将这种尿加热加酸即可澄清。镜检除大量无机盐结晶外,很少有病理性物质。
小儿肾功能远较成人为低,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的排泄与再吸收功能等均低于成人。同时肾小管的调节功能亦较差,尿浓缩功能较成人低,因此排出代谢产物的需水量相对地较多。冬季小几饮水量相对减少,尿中无机盐的浓度便偏高、若尿液呈碱性即不易溶解,加之气温寒冷,尿液排出后其温度急骤下降,无机盐溶解度迅速降低,故所以尿色混浊乳白,这是无机盐大量析出的缘故。如果孩子排混浊乳白尿,医院去检查,如属非病理性混浊乳白尿,只要给孩子保暖并多吃些蔬菜即可。
小编的小儿子,每天睡觉那个头像洗了一样,晚上衣服隔巾都要换很多块,小编婆婆总说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带去看看,小孩睡眠时爱出汗是病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常人体内所生产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基本相近。在一般情况下,人体通过肺和皮肤的轻微调节就可以维持其体温的正常,所以不要以出汗的方式来进行散热。只有在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及环境温度过高才会出汗。夜间睡眠时,因为新陈代谢降低,热量减少,一般不会出汗。但小儿与成人不同,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产热也比较多,身体为维持生长发育的需要和正常体温,必须以出汗的方式来散发过多的热量。
小儿的生长发育在休息睡眠时也同样在进行,所以小儿睡眠时也会出汗。有些小儿的家长不懂得这种道理,以为小儿睡眠时出汗是身体虚弱、生病的表现,因而到处求医,滥用药物。这样不但疗效欠佳,而且有时由于乱用药物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小儿睡眠时出汗,如果精神和食欲正常,没有其它疾病征象,生长发育也正常,就不要担心害怕,也没有必要治疗。平时只需注意给小儿勤换贴身衣服,避免受凉就行了。个别出汗量特别多的小孩,也可以服用一些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剂如谷维素等药物。
婴幼儿消瘦是病吗?
消瘦,在要幼儿期,不能单纯从体重增减幅度来理解。因为婴幼儿体重在不同月龄、年龄增长速度不同。出生后2-3日内,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3-9%,最多不超过10%,恢复时间约需6-10日。此后月平均增长-克,7-12个月龄平均月增长-克。因此,周岁时应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或稍多,两周岁时应为出生时的4倍。两周岁后,体重增加更慢,年平均约两公斤,故可用简单公式:(年龄x2)十8(公斤)推算其正常体重值。
因此,根据婴幼儿月龄、年龄,其体重低于上述幅度者,谓之消瘦。消瘦是不是病态?除个别体质性的代谢特殊,体重略低于上述幅度,而又不伴有其它象征,不一定就是病态。如果低于上述幅度的10%以上,就应该引起重视。最常见的是营养性消瘦,多为婴儿期喂养不规则或食物的质和量供给不当所致。如不及时纠正,到幼儿期,又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则促使进一步恶化,致使体重比同年龄、性别的平均值低15%者,谓轻度营养不良,低于40%谓重度营养不良。
好了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了,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儿新知识,记得